【中行评述】“假离婚”,你Hold住么?
即使你们夫妻的感情情比金坚,离婚后复婚了,离婚协议上约定的财产分割依然有效,房子、票子、车子都将成为一方个人的婚前财产,与你无关。良言一句家和方能万事兴,冒着妻离子散的风险追求镜花水月,“假离婚”,真得值得么?莫把婚姻当儿戏,人财两空悔不及。在面对“假离婚”困扰时,请三思而后行,多问一问法律专业人士。切勿让李雪莲似的悲剧重演,也不要再发出苗锦绣似的呐喊。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绝世的温暖!唐代“和平离婚协议”,这应该就是理想的和平分手吧
两人因感情不和离婚,这是放过彼此,而离婚之后,不互相怨恨,祝对方另觅新人,各生欢喜。这大概就是理想中的“和平分手“吧,其实,我们往往误解了古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人。《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他们心声的真实写照,读历史,除了明晰兴衰更替,历史潮流,不也应该去发现那浓浓的人情味和有趣的灵魂吗?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男尊女卑,女子为何能“休了”丈夫,甚至还有赡养费拿
但愿娘子跟我离婚之后,仍能好好打扮自己,再嫁个好人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一次离别之后两个人都得到解脱,两个人都各自心生欢喜。伏愿郎娘子千秋万岁,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希望娘子能长命百岁,每天开心,我还会给你支付三年的赡养费。愿妻再嫁,富贵得高,夫主不再侵凌论理,一似如鱼得水,任自波游。希望你改嫁之后,能过上富贵日子,我们不会再找你的茬,你可以自由自在的了。不论是古代女性被赋予的离婚权利,还是古人主张的“好聚好散”和离方式,在结婚证书上书“百年好合”的,古今皆有;在离婚协议上书“一别两宽”、“布施欢喜”的,却是古人礼节和教养的体现。最近被大家热议的那句:“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成为了新的渣男语录。
唐代的离婚协议
作为离婚制度之一的“和离”制度,不坐。”意思是说,如果夫妻确实不能和睦相处,就可以协议离婚,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和离制度做为唐律法典中的一个创新,不仅在当时礼法结合的封建传统下是难能可贵的,而且一直为后世所沿用。《唐律·户婚》对离婚做了三种规定。一是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异的“和离”;二是促裁离婚,指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即“出妻”;三是强制离婚,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者,必须强制离婚。
古代女子也可以三妻四妾?还可以协议离婚?她离婚当上了皇后!
读《诗经》我们往往会被女性追求爱情的直率所惊到,这真的是我们所认为的保守的古人所写的诗句吗?事实上古人说的话比我们现代人都开放直接。其实在古代就有了情人节,只不过是叫春社罢了。到了这一天,是孤男寡女幽会狂欢之日,有点像现在的相亲大会。所以,大家还认为古人非常保守吗?我国古代是很开放的,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是被电视剧误导了。在宋之前,礼数没有那么多的。举个例子,唐代妇女能穿半裸装,青楼女子披件薄纱就上街溜达,这些放到现在也是会受到诟病,觉得太过奔放,不知廉耻。但在当时却并不为耻。而在婚姻方面,当今女性离了婚多多少少也会受到歧视。可是在古代,却很正常,不受歧视。大名鼎鼎的汉武帝的母亲王氏就是离婚以后再嫁入顶级豪门王室,走向人生巅峰的。而在唐朝,夫妻双方是可以协议离婚的。
男权主义看过来,你以为古人想休妻就能休的吗?
李清照尚且如此,更何况社会上其他的普通妇女了,想主动离婚那真是痴心妄想。古时候,对于离婚的一些法律政策中,也不乏有许多保护妇女的政策和对男权的制约。古人离婚还有“三不去”,即指:“一、有所娶无所归;二、与夫共三年之丧;三、先贫贱后富贵。”即是说:迎娶时女方有家、休弃时娘家已经没人的;婚后跟着丈夫一同为公婆送终的;夫家先前贫贱,后来发迹的。有了这三条,许多图谋随意休妻者也便失去了借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妇女权益,保证了婚姻的稳定性。说到离婚,我们自然会想到离婚的流程手续,比如现在的离婚证、离婚协议等等,其实古人也是有相关手续的。如果是男方要休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婚约或婚书丢还给妻子,表示不要她了;另一种是写下休书。考古发掘出的一份唐代离婚协议书,上面载有:“凡为夫妇之因,前世
古代为什么很少有人离婚?这三种情况你想离婚都离不成
虽然,古代存在这许多我们无法理解的陋习,且始终崇尚男权社会,但是,古人还是讲理的,对道德观念格外看重。古人重视人口繁衍,离婚始终都是一个不被提倡的行为,所以,古代夫妻的离婚率要远低于现代人。东汉时期,冯衍将年老色衰的妻子扫地出门,受世人唾骂。宋朝之后,仕人阶层都觉得休妻的家伙肯定品行不端,所以,休妻这种行为也很难受到大众的谅解。甚至,直到我们爷爷那一辈人,夫妻间的婚姻关系还是很稳固的,在家庭责任的约束下很少有离婚的。实际上,不论古今,男女间和谐的婚姻关系,对于一个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来两个人从不相识走到恋爱就已属不易,能够步入婚姻殿堂更是难能可贵,不妨想想结婚那天许下的誓言,且行且珍惜。参考资料:『《古代离婚真有那么容易吗?》、《大戴礼记·本命》』
“一别两宽,各自生欢”,古人离婚原来如此洒脱!
这份“离婚协议”属于唐朝,但不确定,因为“协议”上并无年月记载,也许是来自更早的朝代。有一种爱叫放手,有一种分手叫彼此祝福……。原来这些都是古人们玩剩下的。当然这份“协议”不能代表过去所有朝代都这样。但我们真的误会古人了,一说到保守就说谁谁封建,读了这份“协议”,你还这样认为吗?
婚内出轨忏悔书,对房产分割影响有几分?
细看这份协议书,房子归个人所有的意思表达明确,有双方签字,这份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徐丽担心,如果跟李刚争房子,会不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张亚敏律师解释,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是本着对孩子有利的原则。徐丽多年抚养照顾孩子,又有住房,能给孩子提供稳定住所。而李刚几乎没有带过孩子,没有住房并且多次出轨,法院不可能把孩子判归李刚。法庭上,张亚敏律师主张离婚协议书无效,并主张依据财产约定协议,房子归徐丽个人所有。最终,法院判决房子归徐丽所有,孩子也由徐丽抚养。这个案子的结局大快人心,真是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千古法则。张亚敏律师在此提醒大家,离婚协议书只有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才能生效。另外,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双方可以将夫妻共有的财产约定归一方所有。古人说“一诺千金”。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为何古人的离婚协议如此温柔……
现代离婚协议意识到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因而注重离婚时的财产分配问题,第四,现代离婚协议书约定了违约责任、协议生效时间及若对本协议有争议的处理办法,也算考虑周到,强调了协议的有效性;与《放妻书》中从此互不相扰,日月为证,若违背誓言则有不幸等含义相近,但古人信仰佛教因果缘报论,因而相信违背誓言会有报应,是将佛作为见证人和裁决者;现代人则相信法律的公正,相信法律对违约者的制裁、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这显然体现出对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的顺应。最后,使用了隐喻和类比,使用了敬辞、谦辞,多骈偶句式,遵循了现代汉语语法和现代书面语篇结构,语言更讲究规范、准确、客观、冷静。两者的差异,则是顺应语言语境变化的结果。“清醒”而“现实”的现代人的离婚协议也是“清醒”而“现实”的,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