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协议可以私下变更吗?
索利芳律师补充:三、双方私下达不成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协议怎么办?如果实在达不成一致意见,甚至有的情况下,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妻已经成为了仇人,难以心平气和的交谈变更的事宜,更别说达成变更抚养权的协议了。因此,要求变更抚养权的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孩子抚养权。但是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应有法定理由,包括拥有子女抚养权一方患有严重疾病、残疾、不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或者其他如果子女继续与其生活确有不利的情况,还有已满10周岁的孩子表示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且对孩子没有不利的,这些是法院可以认定的变更抚养权的正当理由。索利芳律师提醒:离婚夫妻私下变更抚养权协议是可以的,只需符合合法、自愿的要求即可。公证、诉讼,都不是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必经途径。
离婚后,夫妻私下协商修改的离婚协议有效吗?能否对抗第三方?
《离婚协议书》不能直接作为法院执行的依据,只有当《离婚协议书》经法院判决为有效后,才可以作为执行的依据。如果您前夫没有能力出这个钱,您又担心时效问题,您可以通过诉讼或让其出具相关承诺书等解决问题。3、关于孩子归您的情况下,你能否要求前夫帮助您抚养孩子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抚养义务并不仅仅是每个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用那么简单,但考虑现实问题,您前夫如不愿意过来帮助您一起照顾孩子,也很难强制执行的,建议您与您前夫进行协商。另外如果您认为您确实不适宜继续直接抚养孩子,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但是变更抚养权有法定条件,具体还是围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原则。
关于离婚案件的干货文章汇编
20.离婚案件中十六个核心问题21.离婚,与孩子相关的法律常识22.离婚诉讼关键证据收集指引23.夫妻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与计算方法24.离婚诉讼五大锦囊妙计25.离婚时可以多分财产的8种情形26.离婚案件里关于子女抚养权的21条审判规则27.离婚案件11类法律问题深度总结28.离婚案件中感情破裂证据的收集与运用29.这11个法律小常识,可以在离婚时保护你30.想离婚咋办?
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财产归你、债务归我”的假离婚弄假成真了
夫妻双方以“假离婚”游戏取得《离婚证》的同时,又以私下协议约定“假离婚”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是在“契约”法律概念问题上开了个大玩笑: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证明——《离婚证》,被私下约定为假的;不具法律效力的契约——“夫妻协议”,被私下里约定为是真的,这既是法盲,也是一种“契约盲”。除了假离婚,还有假结婚。比如有些外籍人士为达到获得购房资格等目的,与当地人士假结婚,双方领取《结婚证》。这种情况也潜在着不小的风险。曾有报道,江西女子詹某为了儿子能在上海考大学,而与丈夫王某假离婚,跟比自己大29岁的上海老汉陈某假结婚,三人私下签署一份《承诺书》,约定“各方财产对方无权享用和支配”。一年后陈某去世,留下96万遗产。按《承诺书》约定,詹某无权继承遗产。但
关于离婚案件的干货文章汇编(181101更新)
|专家观点+裁判规则35.离婚,必读20条法律知识36.2018,离婚.抚养.赡养.继承等6类婚姻家庭案件所需证据一览表37.范本离婚协议也能约定违约金38.一讲就懂:公婆房屋拆迁,离婚时儿媳是否有份?39.离婚时房产赠与子女相关法律问题40.离婚诉讼中,如何正确应对配偶的出轨?41.如何确定离婚案件管辖法院42.离婚时农村宅基地房屋的处理问题43.感情破裂能要求返还彩礼吗?44.离婚攻略:离婚五步走!(超详细)4000+份合同模板
假离婚时签协议,真离婚时有效吗?
所以,双方呈给离婚登记工作人员或法官的协议上,肯定不会写明二人是“假离婚”,也就是说,这种明确双方是“假离婚”的协议只是双方的私下协议,是一种因为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协议。“假离婚”协议无效,那么关于“复婚”的约定是否对双方有约束力呢?谷丽娜说,因为“复婚”即“再结婚”,也同样要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和程序,公民有复婚的自由,也有不复婚的自由,“以一纸协议要求对方必须跟你复婚,有限制他人婚姻自由的嫌疑,自然不受法律保护”;为此,协议设置的惩罚性措施,同样也不受法律保护。“‘假离婚’协议对双方并无真
逃避超生罚款协议“假离婚” 却没想到成真离婚了
谷法官说,轻信对方“假离婚”承诺处分财产及安排其他事项,是对法律的误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最终,李女士只好放弃了通过法院复婚的念头。
如何才能离婚?|婚姻律师说法
友情提示寻求专业律师帮助、让律师代你办理离婚案件,让律师代你书写离婚协议,离婚起诉书,财产协议,妥善处理,避免遗留问题。婚姻诈骗是婚姻无效还是离婚?婚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离婚协议赠与子女的房产能否撤销?
弄假终成真,婚姻岂是儿戏?
就算夫妻签署了“假离婚”协议,法院也不会采纳,这样的协议无法获得法律认可,不具备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