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图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俱到,可执法者始终是外人,如何能断定主张离婚的夫妇需不需要“离婚冷静期”呢?除夫妻之外,谁又有资格判定呢?所谓警惕“一刀切”,同样也给予了基层法律执行人灵活的操作空间,最终的结果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婚姻作为社会基
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俱到,可执法者始终是外人,
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俱到,可执法者始终是外人,
协议离婚设“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图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协议离婚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俱到,可执法者始终是外人,如何能断定主张离婚的夫妇需
协议离婚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图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
“离婚冷静期”的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图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
从林青霞离婚看离婚背后的经济账和法律账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三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10.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11.一方
协议离婚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1994年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申请离婚时还需持有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直到2003年,这条规定才从条例中删去。离婚程序因此得到简化,离婚夫妇当天持相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即可成功离婚。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
协议离婚设“离婚冷静期”引争议,离婚自由需要被限制吗?
▲夫妻双方自行办理离婚,不告知单位或居委会,在2003年以前都是无法实现的。图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现在提出“离婚冷静期”是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离婚程序过于便捷,导致离婚率上升。需要设置离婚冷静期,首先离婚有时能够结束痛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其次“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们增加了阻碍。有人建议要警惕“一刀切”,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这看上去面面俱到,可执法者始终是外人,如何能断定主张离婚的夫妇需不需要“离婚冷静期”呢?除夫妻之外,谁又有资格判定呢?所谓警惕“一刀切”,同样也给予了基层法律执行人灵活的操作空间,最终的结果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婚姻作为社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