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专题:离婚后财产分割诉讼由哪个法院管辖?
《民诉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之目的,系针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加以区分,反对一刀切式适用不动产专属管辖。故不应机械的理解《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之内容,要区分涉及不动产的纠纷性质,若有关不动产纠纷的诉讼标的与不动产的关系,缺乏实质联系,仅归结于牵连关系,则不应适用专属管辖。多数学者也是认同并非所有涉及不动产纠纷的都适用专属管辖。离婚属于身份关系之解除,离婚后财产分割涉及不动产的,虽有物权之名,但不动产只是众多财产的一种,其本质上仍是身份关系的延续与其附带内容。换言之,离
2018婚姻法新规定,离婚后户口怎么办?这4点要知道!
四、夫妻双方离婚后,女方户口并不是一定要迁出不迁出夫妻双方离婚后,女方户口并不是一定要迁出,而还可以继续留在男方处。这是因为,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时,会在户口簿上加盖“离婚”公章。2018年没有这几大证明想离婚难1、如果想离婚,首先得有结婚证,也就是能够证明两人是夫妻关系的证件,或者是婚姻登记机关,提供的证明材料。2、需要准备好证明夫妻婚后感情的证据,包括婚后感情好坏或一般事例证明,以及分居的时间和原因。3、如果夫妻两人分居两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及诉讼时效
4.其他⑴离婚后,请求损害赔偿,应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内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⑵子女抚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
【普法课堂】最高法: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裁判规则6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颁布后没有经过登记的收养不受法律保护——冯某诉蔡某解除收养关系纠纷案♢监护权纠纷代孕行为的违法性并不影响对代孕子女在法律上给予同等保护,在确定其监护权归属问题上应秉承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罗某某、谢某某与陈某监护权纠纷案♢探望权纠纷1.当事人就探望权纠纷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杨某诉陈某探望权纠纷案2.法院应从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角度确定行使探望权的时间和方式——王某辉诉柴某探望权纠纷案3.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应予协助配合——何某某与蒋某某探望权纠纷案4
「普法课堂」最高法: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裁判规则63条!
(二)变更抚养关系纠纷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另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支持——王某与张某变更抚养关系案2.离婚后抚养一方的抚养条件未发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变化,抚养关系不能变更——郭某诉焦某变更抚养关系案3.法院审理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坚持以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为准则——杨某某诉汪某某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扶养纠纷夫妻之间负有婚内扶养义务——黄某某与张某某婚内扶养纠纷案♢赡养纠纷1.与继父母有抚养教育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及诉讼时效
《婚姻家庭纠纷审理热点、难点问答(五)》第十:“问:婚姻法有关司法解释对当事人登记离婚后出现纠纷,起诉到法院的诉讼时效、除斥期间是如何规定的?答:1.协议离婚后,当事人反悔想要重新分割财产的,必须在登记离婚后1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离婚协议没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请求履行协议要获得法律的支持,也必须在纠纷发生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3.协议离婚后
法律小常识:离婚协议及其财产分割
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⑵子女抚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
【裁判指导】最高法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裁判规则63条
>(二)变更抚养关系纠纷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另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支持——王某与张某变更抚养关系案2.离婚后抚养一方的抚养条件未发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变化,抚养关系不能变更——郭某诉焦某变更抚养关系案3.法院审理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坚持以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为准则——杨某某诉汪某某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扶养纠纷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必知法律常识6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颁布后没有经过登记的收养不受法律保护监护权纠纷代孕行为的违法性并不影响对代孕子女在法律上给予同等保护,在确定其监护权归属问题上应秉承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探望权纠纷1.当事人就探望权纠纷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2.法院应从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角度确定行使探望权的时间和方式3.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应予协助配合4.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