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家暴离婚案
反家暴法还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遭受家暴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确保施暴一方不得再实施伤害行为,或者不得接近受害方。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后,会由相关机构(各地规定不太一样)负责监督执行。法律对于家暴的定义、种类、救济途径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如何进行维权就显得很重要了。首先要证明存在家暴,这是进行维权的前提。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证明有家暴:1.发生家暴时,马上报警,警察出警后会有记录;2.家暴造成身体伤害时,马上就医,保存病历;3.用手机、相机拍下被家暴的受伤结果,有可能的拍摄经过;6.邻居、亲戚等的证言;7.孩子的证言。掌握这些证据之后,可以决定通过亲戚、警察等协调,还是向法院申
被渣男家暴威胁毁容,逃回海南的她求助:怎么才能离婚?!
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近年来,海南根据《反家暴法》也实施了一些举措,保障女性权益。该法18条规定,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海口市救助管理站在2014年12月就设立了家庭暴力庇护室,遭遇家暴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可以来这里寻求庇护。然而,根据媒体报道,家暴庇护室成立一年多,入住者仅有三人。该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凡是遭遇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在报警或者求助妇联部门后,公安以及妇联部门征得他们本人同意后,便可将其送往家暴庇护室寻求庇护。据了解,一般情况下家暴受害者可在庇护室住10天,但也可以视情况进行适当延长。
杭州妇联跟踪52起家暴案 不愿意离婚的超八成
记者了解到,2015年5月开始,通过110报警平台,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52起家暴疑难案件进行案件跟踪。通过近一年的跟踪发现:施暴方多有赌博、出轨、酗酒等恶习;家暴行为多发生在凌晨;男女家庭经济地位不平等,如男方是本地人,女方是外地人家庭等。在这52起案件中,其中受害人要求离婚的仅7件,占13%,不愿意离婚的受害人,有的是为了孩子,有些是经济无法独立,而让人感慨的是,一旦有关部门对施暴方加以控制甚至判刑,受害方往往不愿意甚至求情。记者从杭州市妇联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妇联专门建立了反家暴数据信息平台,以报警和投诉为信息源,建立起全杭州的相关数据。该数据库已投入实用。主要用于对家暴的预防和制止。“比如针对多次报警的家暴家庭,进行定期回访,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家暴的升级。”
【干货】家庭暴力 证据为王 ---实战型律师教你在离婚诉讼中如何排兵布阵
而此时,可以提出让施暴者出具保证书、悔过书,要求如实陈述家暴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并让施暴者承诺不再家暴自己,以起到固定家暴的事实。同时,进行取证,引导施暴者自述家暴的事实。证据九:妇联、居委、村委、街道受案证明不少受暴者在面临家暴时,更多是选择忍气吞声。家丑不外扬是一方面原因,救济途径有限又是另一方面的原因。说实话,很多人都知道,发生家暴事件后,要求公安介入处理,公安最终却是以家庭纠纷为由而不了了之,似乎让受暴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其实,在遭受家暴后,可以求助当地妇联、居委、村委及街道,要求协助介入调停处理。妇联、居委、村委及街道工作人员会组织双方进行问话、调解,并将相关事实记录在案,受案证明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家暴
丈夫酗酒多年还经常打老婆 孩子高考后女方果断离婚
陈贝妮表示,对于因遭受家暴向妇联组织反映的当事人,妇联组织一般会根据当事人意愿以及家暴情节是否严重来处理。如果当事人伤情较重,离婚意愿强烈,妇联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安部门,并为当事人安排公益律师,协助受害方走离婚程序。如果当事人伤情较轻,并且不想离婚,妇联会安排婚姻干预项目介入调解。陈贝妮提醒市民,如果遇到家暴行为,可以通过报警、向妇联或社区反映,或者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婚前教育也是避免家暴的有效途径。”杨维林介绍,3月8日,海州区民政局婚姻(收养)登记处将向登记结婚的夫妻发放“反家暴”等内容的宣传册,提高广大女性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针对因家暴而离婚的市民,在调解过程中会尊重受害人的意愿。杨维林表示:“我们支持受害者对家暴
《反家暴法》首日上海第一案:男子受妻子家暴离婚
“要知道,很多人第一次发生家暴并不会报警,还有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或者有些人对这事不敏感。数据的缺口肯定会阻碍反家暴工作的进行,社会可能无法引起应有的重视。”3-5年婚龄暴力发生率颇高上海市妇儿工委分析2015年家庭暴力投诉个案后发现,婚龄在3-5年的夫妻间暴力发生频率颇高;家暴受害者的年龄绝大多在26岁到45岁之间,占31.35%。年龄在60岁以上的也占11%。在反家暴法中,也保护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免受暴力行为。去年家暴案件中非婚伴侣之间或恋爱朋友之间也存在着暴力风险,属于未婚、离婚、同居和分居伴侣之间的暴力也约占5%以上,其中未婚恋爱朋友之间的暴力占据1.37%,在前配偶之间的暴力也达到2.75%。
巴南上半年46起家暴纠纷中仅3起获认定 家暴判定陷两难困境
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反家庭暴力法的法律扩大了家庭暴力的外延,对于夫妻间一般殴打且未造成损害后果的,依据反家庭暴力法足以认定家庭暴力,法官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但是否可据此判决准予离婚有待商榷。所以蔡女士在2011年到2013年3次申请离婚都被区法院驳回了。区法院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实践中为了维护婚姻家庭稳定,法官往往依据婚姻法不认定家庭暴力,判决不准离婚,这就导致法官在离婚案件中认定家庭暴力存在两个标准,处于两难状态。”宣传为主推进反家暴法建设“据统计,在反映有家庭暴力的46起案件中,其中一方提出对方有不忠诚婚姻行为的为15件。因为人们在社会观念上普遍认为一方有不忠行为就应该“挨揍”,民众普遍缺乏法制意识依然是建设反家暴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首先还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反家暴意
我把老公打骨折了,明天早上就去离婚!
旁观者总说你干嘛不离婚?一句“离婚”说着容易、做到很难,大道理谁都懂,但懂得和做到是两码事。真正经历过婚姻的女人才明白,想要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摆脱出来,有多难。就算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割舍掉一段感情也绝非易事。退一万步说,中国式离婚避免不了会面对来自整个社会全方位的讨伐:“离婚了你以后活?”、“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着想啊!”、“啧啧,那个女的离过婚的~”......这种历史遗留的毛病说好听了是贤惠,说不好听就是懦弱:“中国女人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丈夫太懦弱。”以暴制暴也许确实没素质,但家暴的人听你讲两句鸡汤就能放下拳头、立地成佛?还有对前女友/前妻拳脚相加的男人,再怎么深情告白,你也不要相信自己会是他生命里的特例。
发生家暴后 怎么进行起诉离婚
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法庭调查;2、法庭辩论;3、法官主持调解;4、调解无效、判决。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调解),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我们可知,在发生家暴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调解,然后让施暴者不再进行家暴,双方可以继续生活下去。但是如果不能结束家暴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起诉离婚。关于家暴的起诉
家暴保命攻略:「事出有因」的家暴就该被原谅吗?|女性安全指南045
赵阿兰(化名)和前夫离婚12年,但在这期间,前夫总是擅自跑到她家,对她实施殴打。她被菜刀顶过脖子,被灌满开水的暖壶砸过头,身上有大大小小的伤疤。《反家暴法》施行一个多月后,法院通过了赵阿兰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她的前夫「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亲属」。从这之后,她才真正过上了太平日子。除了赵阿兰这个例子,去年5月,她向法院提请了诉讼离婚,但丈夫坚称感情没破裂,法庭判决不离婚。在那之后,她的丈夫、公公、婆婆先后多次去她的住所辱骂威胁,泼油漆、堵锁眼,甚至持械破坏防盗门。7月11号,她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被驳回。申请复议,8月21日依然被驳回。但她没有放弃,把各种证据(包括被破坏的门锁照片,申请被驳回的书面材料等)都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