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要小孩不给抚养费犯法吗?放弃抚养权是否可以?
至于离婚以后,孩子实际上的抚养人夫妻双方可以协商,另一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话,应该定时的给孩子支付抚养费。
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
3.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在这种情况下,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所承担的抚养费数额可以相对减少。但继父或继母不愿抚养的,生父或生母的给付数额不能减少。原则上在父母离婚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免除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但从实际来看,其实也是允许父母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的。现实中,要是离婚夫妻可以协商一致的话,则此时可以不支付抚养费。如果本身应当支付抚养费的一方,丧失了劳动能力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的话,则此时也是可以减免抚养费。
离婚时,能否索要分居后离婚前未支付的抚养费?
但如果没有起诉离婚的话,女方可以以子女的名义起诉男方承担抚养义务并支付抚养费。
「释法」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后,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法院是否支持?
案号:(2016)渝01民终8169号审理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4.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后,抚养子女一方以所支付数额不能满足子女生活学习需要为由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殷某某诉李某抚养费调解案本案要旨:离婚后父母仍有教育抚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一方虽已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但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原数额的抚养费已不能满足子女生活学习等实际需要,也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抚养子女一方要求增加抚养费数额,人民法院可以通过调解方式与父母双方沟通,结合未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收入状况适当增加抚养费。
离婚时放弃孩子抚养费,还能再主张吗?谨记这个诉讼时效!
笔者认为,被扶养人成年后,再请求给付18岁以前的抚养费,则应适用3年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从不具备被抚养条件之日起计算。不然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要求自己40岁的儿子给付赡养费,40岁的儿子反诉老父亲给付18岁以前的抚养费,场面将一度尴尬。所以说,在离婚的时候千万不要冲动,感情用事,在协议离婚或者法院调解时一定要确保对方支付的抚养费能够把孩子拉扯大,一来是对孩子的负责,二来这也是为了避免将来再起纠纷再次起诉的麻烦。nozuonodie,切记。
离婚后,是否可以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
需要注意的是:抚养费虽经协商或判决可一次性支付或折抵,一般情况下不能变更,但考虑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育费的增加及医疗费的大额支出、生活消费上涨等因素,原来支付的一次性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或孩子因上学、患病使其实际需求超出原定数额时,或有其他正当理由,比如支付一次性抚养费计算期限通常是到18岁,但孩子超过18岁仍在上高中的,仍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直接抚养方可以代理孩子或孩子以自己名义起诉请求增加抚养费。另外,如果离婚时双方协商一致,非直接抚养方以其他财产一次性折抵抚养费的,一定要在《离婚协议书》《
抚养费包括哪些费用?付至年满18周岁吗?约定方式这样写才对!
现在的尤其是城市生活的孩子,报个美术班、英语班、舞蹈班什么的很正常吧,甚至这些费用开支比基础的教育费都高,但是在司法实务中法院是不单独支持这些费用请求的,如果想要另一方也负担这些费用,仍需要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六、关于抚养费的支付方式。抚养费是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一次性支付。法院一般不支持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请求,但实务中判决一次性支付的情况也有,支付抚养费的可能性大:一是对方有财产支付能力,最好是离婚时有大额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这个是一次性
陈思文律师: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该如何追责?
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如果不支付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离婚小孩抚养费怎么算 抚养费的给付标准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是什么在抚养费的数目确定后,涉及到一个如何履行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一次性给付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
抚养费数额如何确定?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一次性支付法律支持吗?
1、如果在离婚协议中明确了对方抚养费的支付数额支付标准和时间的,对方拒不支付抚养费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生效协议所确定的义务。2、如果双方未达成书面的协议,对方又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这时候可以以孩子的名义提起所要抚养费的诉讼,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孩子提起诉讼。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孩子时家庭和祖国的未来,夫妻离婚也不能因此而不顾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应当依法履行抚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