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双相障碍的病因环境因素失去重要亲人或朋友,人际关系紧张或者失业,经济困难,自然灾害或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且无法面对,悲伤欲绝的情绪不能及时调解,这些重大精神刺激可能会导致躁郁症的发生。遗传因素躁郁症的发生和遗传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双相障碍-综述》提到,父母无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0-2%,而父母患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4%-15%。生理原因某些躯体疾病可能会引发躁郁症,并使加重病情。另外,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也可能导致躁郁症。
Kate Spade自缢身亡,得这种病自杀率是常人10倍
方贻儒教授解释,一般人可能觉得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很高,但是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比抑郁症更高。这和“双相”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双相障碍的人本身就比较冲动,缺少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所以他们有的时候自杀前没有长时间的慎重考虑,一旦决策,马上就去做了。还有就是双相障碍的共病很多,很多双相会有躯体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共病,比如有酒精依赖、吸毒、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等,还有躯体疾病的共病,包括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偏头痛。共病存在的比例很高,造成自杀风险也会增加。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相比,男女比例方面,得抑郁症的女性多,而双相障碍的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起病快慢方面,双相障碍的起病比较快,而抑郁症的起病相对慢一些。双相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短一些,而抑郁症会持续得长一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真正的躁郁症吗?
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图(石苇/“达医晓护”)那么,出现哪些情况时就需要考虑患有躁郁症,并去医院就诊了呢?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伤心欲绝,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浑身乏力,思维反应迟钝,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没有前途,人生没有希望;躁狂发作时,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口若悬河,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冲动易怒,爱搬家、爱换工作、爱换男女朋友,总之十分“折腾”。2.抑郁和躁狂都可能伴有睡眠障碍。二者的区别在于抑郁伴发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想睡但睡不着,比正常人早醒,白天感到身体十分疲乏;而躁狂伴发的睡眠障碍特征是睡眠需求减少,不想睡,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明显提高。3.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救手册
“一项长期的针对双相精神障碍的研究表明,如果双相患者擅自停药,他们的大脑会受到渐进性的损害。”2、生活模式的管理缺乏睡眠以及滥用药物会加重双相精神障碍并且妨碍治疗。如果一个患者吸毒或者酗酒,即使他采取的是理论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他的病情也不会有好转。如果你正在滥用药物的漩涡中挣扎,去寻求专家的帮助吧。把睡眠作为首要重大事项。尝试每晚都能够深度睡眠7-8小时,并且在第二天早晨同一时间醒来。如果你感觉自己在不同时间区域穿越着,请咨询你的医生。因为这种情况会增加狂躁发作的风险。3、来自社会的支持“治疗的成功或失败一定与家人的态度有关”。
心悦如海心理咨询师团队介绍
擅长领域:亲子、婚姻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咨询。孙莎莎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处理情绪类问题及个人成长与探索方面的问题。冯晓旭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专业背景:、高级沙盘分析师,家庭治疗师,亲子沟通师,儿童注意力训练师,李欣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叶林英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专业背景:亲子沟通培训师。擅长领域:婚恋:改善伴侣关系,挽回,家庭教养,少年儿童行为偏差,情绪问题,早恋等。失眠、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不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在所有精神障碍中,遗传相关度最高。有数据显示,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易感性,加上后天环境因素,甚至胚胎发育时的病毒感染等,都与发病有一定相关。压力是情绪障碍特别核心的一个因素。“我给自己太大压力,想要得到全世界的爱,要所有人都爱我。”卢凯彤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述。何红波主任指出,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从而影响身体的代谢、认知以及基本生理功能。青少年阶段,人体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面临升学、人际交往等各种压力,同时大脑神经发育还未成熟,这也是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的生理学因素。有资料显示,学生时代的学霸、企业中的高管等具有精力旺盛、丰富、追求完美等特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双相障碍。
躁狂时让生命崩裂,低沉时让抑郁成诗
患了双相障碍之后的路双相障碍是一种难以完全疗愈的精神疾病,经药物治疗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一年内复发率也较高。双相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与抑郁交替进行的状态,对于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头疼的事情,他们起伏的状态、“不可理喻”,会消耗掉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但对于病人来说,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宽容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来自亲人的社会支持以及包容、陪伴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后环境,是预测患者之后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同其他精神疾病一样,双相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新干预
与之前分别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相比,他们发现了治疗焦虑和双相障碍的好处。在AIBD中学到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克服基于焦虑的社会隔离和功能限制。增加应对双相障碍的信心。
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需要家属配合治疗由于双相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双相障碍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避之不及的躁郁症:令歌王伍思凯儿子坐在情绪的“跷跷板””上
双相障碍患者的频道是瞬间切换的,躁狂发作阶段(episode)可能突然变成抑郁症状阶段。因此,重性抑郁发作的症状,如悲伤、空虚、无望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悦感,自责,内疚等也是双相障碍的重要鉴别标准。到目前为止,双相障碍还不能被治愈,但它是可控的。因此,双相障碍是不够的。最后,希望大家知道,躁郁症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精神疾病,希望社会对它们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