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破裂又如何,就是不离婚!这样的案子还能调解吗?
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冲突或对立的,当事人本能的防御,自我保护意识,决定了彼此的对立和冲突。此时的善良、公平甚至基本道德往往会被屏蔽。因此,挖掘当事人善之本性,唤醒良知,变冲动为理性,引导其内省,客观公平地评价问题,把对立的思维转换到解决问题上来,这也是调解的优势和价值所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事纠纷与其他纠纷最大不同点在于法律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夫妻、血缘、伦理、宗族等,厘清和化解这些矛盾纠纷,法律法规显得力量有余、温度不足,表现为纠纷已了、怨情未了。
离婚真的还能做朋友吗?
也可在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帮助下,一同重新探讨复婚的可能。
阜康市法院:运用心理疏导成功调解离婚纠纷
通过具有咨询师资质的干警参与家事审判工作,利用咨询师的专业知识和调解优势,对当事人进行疏导,促使双方当事人有效沟通,改变当事人的认知,修复心灵创伤,缓解当事人的家事矛盾,让大家更多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倾听与理解,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最终实现案结事了。校对:魏先锋
深圳宝安法院出台广东首份家事心理咨询规程家事审判全流程科学化心理疏导
对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进行回访,与妇联合作“幸福家庭成长计划”,组织当事人参与“夫妻成长训练营”活动,修复当事人与家庭成员之间失衡的家庭关系。科学疏导挽救濒破家庭领会到刘某的用意后,咨询师为李某解读了丈夫日常生活中对她关爱与照顾的事例,坦诚地告诉她,为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会逐渐发展到这个地步,带领被告换位思考,李某的情绪逐渐缓和下来。在沙盘分享中,刘某摆出两个沙具,一个是冷饮摆件(李某喜欢喝冷饮),另一个是男孩为女孩洗脚玩偶摆件,摆件上面还写着“爱在行动”几个字。在咨询师眼里,整个沙盘其实洋溢着和谐四口之家的幸福感。几经引导,李某看着沙盘终于幸福地笑了。最后,刘某决定撤诉,李某也承诺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二人和好如初。
孩子得皮炎、疹子、皮肤饥渴症……常见皮肤问题的心理疗愈之道
他认同许多问题其实根源于不良的母婴关系,比如,若母亲在上像冰箱,婴儿无法与母亲进行正常的眼神交流,就很有可能发展出自闭症的倾向。这些创伤性的经验会伴着婴儿长大,表现为“皮肤”上的一系列问题。如,疯狂地迷恋纹身、在皮肤上打洞、在烈日下曝晒、感到全身僵硬、害怕肢体接触、用衣物或床单裹紧自己、寻求过多的肢体抚触,等等。所以,如果大孩子们有这些癖好,父母最好回顾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和经历,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是不是6岁以内安全感的建立出了问题,还是家庭结构变化对孩子造成了影响,或者是父母对于孩子寄语过高、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不如先寻找问题根源,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去处理,效果更好、更持久。
心悦如海心理咨询师团队介绍
同时,具有丰富的婚姻关系治疗的实务经验,治疗超过1000对伴侣,宋涵静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学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新闻广播成长热线特邀专家、创始人。2008年开始从事咨询工作,擅长咨询:徐亮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团体治疗师、广东省学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员工援助计划(EAP)协会首批中国会员、中国卫生协会会员。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有3种
中医上讲,一切的疾病都可归因于气血的淤堵,而跑步则可起到顺通的作用,此外,新陈代谢的促进也可排除体内的垃圾,使身体与调整回轻松的状态。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且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分别为40%和30%。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本地」婚姻不易,离婚亦难,且行且调解
我们能做什么:联合法院建立广州万事兴妇女儿童权益诉讼保护与研究基地。制定了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家事疏导和干预的规程和指引。协助法院开展庭前、庭中、庭后调解,为当事人进行调适、行为矫正和法律普及。使得夫妻双方能静下心来和平解决离婚问题,理性处理孩子抚养问题,特别是为孩子疏通了由于家庭变故产生的问题,极大地避免了“亲人变仇人”的情况发生。全市各区以及有条件的镇街均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在法院加挂婚调委牌子的有3个区,在民政加挂婚调委牌子的有2个区。全市建立婚调委11个,专职调解员52人,兼职调解员568人。
已婚女人不幸福也不愿意离婚的三个深层次原因,该如何克服?
-end-阿秋,二级咨询师、作家,著有新书《抑郁症康复治愈100问与答》治愈手册,一本集治愈方法与心灵疗愈的健康读物,与你遇到最好的那个自己!如您有问题,欢迎私信我。
80、90后的婚姻变得“儿戏”,中国式婚姻该何去何从?
分析已经离婚或是即将离婚的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无法理解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甚至,在他们眼中孩子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认为,相爱就可以结合,体会不到婚姻背后应该付出的自我牺牲。无论是80后的离婚大潮还是90后的摆脱婚姻束缚的萌芽,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怠慢婚姻的理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一种社会趋势,需要每个人承担起每个角色的责任与义务。婚姻里需要每个人提高维护婚姻的意识,自我成长。在这离婚率不断增长的大趋势下,你对这种现象有怎样的体会和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