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梳理(五) | “女性主义”相关文献2015-2017年CSSCI期刊发文情况汇总
:孤独的个体与不孤独的实体——《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神关系冲突的伦理解读求索《中国的性/性别:历史差异》史学理论研究鹿锦秋;原始积累性别化视阈下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批判——一种西方左翼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广西社会科学陈卫红;曾玲琴;教育理论与实践尹锡珉;研究蔡萍;娜拉出走以后的新出路?
小金人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典于本月25日圆满落下帷幕!
《我的超人老爸》霞最佳电视剧剧本奖《都有儿女》重磅推介:小金人国际电影节是由美国好莱坞3D电影集团Hollywood3DFilmCompany独家策划、美国小金人集团LittleGoldenManGroup、小金人电影学院等多家单位主办。
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生命的底色消融在戏剧性的伦理中
前者因为影片的伦理剧倾向,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悲悯感,后者则完全破坏了电影平和内敛的表演和叙述基调。这使得原著中生命苍凉的底色,完全被消融了。其实表现孤独和生命苍凉的好电影中外都非常多,其中的一些有意味的影像镜头总是让我们无法忘怀。比如在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晚春》中,和父亲相依为命的女儿结婚了,父亲送她去结婚,参加完婚礼回来,一个人坐在榻榻米上削梨,梨子的皮长长的垂下来,很长的镜头,生命的苍凉孤独感油然而生。中国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一无所有的姨妈离开上海,她狼狈离开的动作最后落在夜上海的无限繁华上,那一刻个人生命的疼痛与时代的喧哗令人窒息地组合在一起。
中国版《未生》电视剧杀青主角叫孙弈秋 网传刘昊然主演《舍我棋谁》聂卫平艺术指导
《棋王和他的儿子》既励志,又充满了伦理亲情的温暖这部低成本制作的数字电影很温馨、也很励志,一个民间棋王生活潦倒落拓后饱受凌辱和尊严的践踏,不仅妻子与其离婚,单独抚养儿子都成了难题,在发现儿子的围棋天赋后,想尽一切办法为儿子创造学棋条件,期间经历了生活的百般愚弄,但懂事的儿子发愤图强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棋王艰难前行,最后也获得了圆满的结局,电影虽在围棋场面刻画上有所瑕疵,但并不影响其诚意十足。
张屏瑾专辑之五:从“现代一女性”到“新女性”——艾霞与左翼电影
[14]艾霞,原名严以南,1912年出生于天津,曾在北京求学,1930年来到上海,后涉足电影,先在其它公司短暂逗留,共参与拍摄8部电影,分别是《旧恨新仇》、《丰年》、《时代的儿女》、《春蚕》、《时代一女性》、《脂粉市场》,大多扮演性格泼辣、妩媚的配角,人称“性感野猫”,其中《时代一女性》是艾霞艾霞在住所吞食鸦片自杀,阮玲玉在自杀之前,主演了根据艾霞电影《新女性》,轰动一时,也有人认为阮“入戏太深,难以自拔”。[15]艾霞此片已佚失,上海春光书店出版了“艾霞遗著”,中篇小说《好年头》,1937年3月此书又由复兴书局再版。
古龙个人生平:一代武侠宗师古龙
婚姻的触礁、电影投资的失利,也造成他心中的苦闷,忘情于酒。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六时不治,享年四十八岁。出殡时,王羽、倪匡、林清玄等友人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陪葬。乔吉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至今犹为津津乐道。古龙生前情归多处,年轻时与郑月霞同居,生下非婚长子郑小龙。后来又迷上舞女叶雪和日本留学生千代子,叶雪是他明媒正娶的第一任妻子,未几离婚,育有一子。1976年再婚,对象是年轻、单纯的梅宝珠。宝龙电影公司即取自夫妇之名。可惜古龙重友情而轻妻儿,不善经营婚姻,几年后便以离婚告终。晚期女友不计其数。于秀玲是古龙的最后一个女人,陪伴至古龙病逝。古龙一生创作的武侠小说高达七十余部,代笔、冒名之伪书更超过百部。
十部电影,十种秋天,发现秋日不一样的美
与较之如今的可以让男女主人公在几秒钟之间擦出火花速生爱情的电影作品,《秋天的童话》纤尘不染,纯到极点。当爱的表面形式被忽视掉后,感情深处的微妙、细腻变化才会自然地尽情地发挥。于是观众所看到的爱情表演是纯粹心灵的对话和交流。自始至终船头尺都没有按照爱情片的惯例说一声“我爱你”或者“我很喜欢你”。《客途秋恨》电影《客途秋恨》由许鞍华导演,陆小芬和张曼玉主演,于1990年公映。电影讲述一对母女从隔阂矛盾到彼此谅解的经历,出自许鞍华的真实身世。
巩峥先生
2015年,巩峥与罗昱焜、陆彭、侯勇、高明合作主演抗战电影《诱狼》,在片中饰演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支队支队长曾雍雅,该片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电影;同年11月22日,其主演的商战传奇剧《青岛往事》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同年12月,凭借电影《诱狼》获得“第15届电影频道百合奖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2016年,在剧中饰演做事认真且原则性强的男主角宋超;同年,与肖荣生、陈震、徐梵溪合作主演抗战剧《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在剧中饰演男主角沈浩强;同年11月,凭借电影《诱狼》获得“北京青年电影展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奖。2017年6月,与蒋欣合作主演民国传奇喜剧《最后的武林》,在剧中饰演拳师石开。
十部电影,十种秋天,发现秋日不一样的美
电影讲述一对母女从隔阂矛盾到彼此谅解的经历,出自许鞍华的真实身世。影片荣获第27届台湾电影电影《客途秋恨》是一部讲述异乡异客,片中母亲葵子在抗战后随夫留在中国生活,却因语言不同和生活习惯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女儿晓恩不了解母亲的过去,母女感情疏离。直到晓恩切身体会到身处异乡的孤单惶恐,母女间才得以心灵沟通。电影作为导演许鞍华的半自传作品,许鞍华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从细微处感动人心,一些片段如泣如诉,令人动容。
《电影评介》· 再写电影史 | 有声有影:台湾闽南语影歌中的女性形象
电影《台北之夜》海报(郭南宏导演作品,1962年),如《廖添丁》(1957,唐绍华)、《林投姐》(1957,唐绍华)、《疯女十八年》(1957,白克),内容为苦情与哀怨。1958年后随着观众的喜好转向爱情伦理、历史等题材。20世纪60年代初,电影剧情由古装渐转入神怪、打斗、酒女生涯,逐渐触及女性形象等主题,如:歌唱片《台北之夜》(1962,郭南宏)、嬉闹片《王哥柳哥游台湾》(1958,李行)、“台语版”间谍片《天字第一号》(1964,张英)。闽南语电影带动台湾本土电影产业的同时,,更蔚为风潮。据统计,自1956至1969年间上映近千部闽南语电影中,约1/10的电影使用流行歌曲为题材,片名或直接采用歌曲名称、或与歌曲内容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