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社交:强者博弈,亦有伯仲
02深耕线下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从易观、艾瑞数据可见,珍爱网APP在日活、启动次数、使用时长等方面成绩斐然。除了线上优势显著外,珍爱网率先布局线下,强化直营重模式的壁垒,打造独一无二的杀手锏。长期注重直营店打造,以“网络筛选+人工红娘+线下直营店”模式,保证交友品质。当下,单纯的线上场景已无法满足婚恋交友用户需求。长期专注线下深度布局的珍爱网,直营门店模式优势开始显现。目前,珍爱网在全国37个城市拥有64家直营店,专业红娘数量超过3000。
新相亲时代:从相亲见面到结婚要多长时间
相亲见面后平均100天就能结婚!在单身青年的自我考量中,“理想型未出现”、“圈子小不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等客观因素,以及“自己很被动从不主动出击”、“习惯单身不想改变”等主观因素,都成为影响婚恋交友的原因。半数以上单身用户感觉找对象很难,或者难以进入恋爱状态,明知脱单困难,依旧无所行动,只有19%的人在积极相亲。
浪漫的土耳其还没去,“珍爱网”男友消失了,还有投出去的57万
“珍爱网”方面表示,已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小李这件事,警方已立案珍爱网客服说,他们也接到过一些类似的反馈,也做了防范措施。珍爱网客服:“像我们维情情盾上面的话,有安全征婚指南,像这位会员遇到这个例子的话,上面都有说明。”那么除了安全指南的提醒,珍爱网目前杭州翠苑派出所已经立案。
43岁有一个儿子,离异后想再婚,“珍爱网”介绍了两位男士
4提出退费两次相亲都没有成功,梁女士觉得珍爱网不靠谱,跟接待顾问表达了退钱的诉求,但是等了两天,梁女士:“不实际的,不实际的,根本就是忽悠人的,一点儿都不实际。”:“你要退款,你跟男士的情况,还没有跟老师说,所以我们这边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梁女士我怎么说,我又不知道他号码。”梁女士说自己找对象,就想找个靠谱的,但是珍爱网只管收钱,退款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
珍爱网“向左” 百合网“向右” 婚恋网站行至岔路口?
以珍爱网和百合网为范本,未来婚恋平台面临“向左走,向右走”的抉择。热烈欢迎专家、学者入驻财华社·港股解码!港股资讯最强www.finet.hk更多精彩,尽在财华网
毛利97%,居然比茅台还猛!又一婚恋巨头要上市,可是,请恕我直言……
其中,百合网业务板块多样化、变现途径多,珍爱网业务集中,财务数据良好。再看品牌效应和获客成本:百合网——2015年-2016年,推广费占比为49.27%、61.60%,预收占比20.46%、31.29%,品牌效应处于成长期珍爱网——2015年-2017年1-5月,单位获客成本在降低。。友缘在线——品牌效应处于下滑期,获客成本大幅增加。品牌效应或获客成本这个维度,百合网和珍爱网表现较好。最后看收入确认原则:直到产品消耗完毕或者产品时效到期。珍爱网——消耗性产品(如珍爱网珍爱币)以消耗虚拟产品的金额确认收入。友缘在线——于用户下单并完成充值当
被婚介忽悠花高价相亲……婚介消费纠纷催生又一维权热点
婚介公司对于广大单身人士的不满和投诉,珍爱网东莞公司负责人对南城区相关调查人员表示,群众可注册会员进行搜索匹配找寻对象,公司人员会安排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见面,会员在自愿成为VIP后会与公司签订合同,领取收据,如客户需要,为此,东莞市消委会南城分会接投诉后,向珍爱网发出约谈函,并指出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应退回预收款。在消委会的协调下,这些单身人士才得以和婚介进一步协商解决问题。
“相亲江湖”的水到底有多深?鱼龙混杂的“婚恋网站”不过是冰山一角
毕竟和单纯的相亲、婚恋领域相比,涉及到婚嫁母婴的婚恋全产业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而如果涉及到整个婚庆、喜宴、摄影、婚恋、母婴等婚恋全产业,这一数字则成几何倍数的增长,甚至达到万亿规模,这对于正在泥潭中的相亲网站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而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百合网就开始频繁的并购、入股等资本动作,希望能够布局整个婚恋全产业链。世纪佳缘也希望通过将传统婚恋交友与互联网金融将结合的方式。但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多的亏损和投入风险。公司向多个领域拓展后,随着“长在互联网“的90后、95后更多步入婚嫁年龄,“重社交、轻婚恋”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出来,年轻群体可能更青睐陌生人社交平台,仍然挣扎在转型边缘的传统相亲网站,该如何逃离“生存空间进一步受挤压”的局面,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探索。
“单身狗经济”发力下,婚恋APP走型难走心
但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6年这三年间,珍爱网持续亏损,从3000多万的负债到1个亿的负债,珍爱网作为互联网婚恋市场中的巨头尚且如此,整个行业的困境堪称火烧眉毛。婚恋APP的痛点除了匹配率低、产品功能“鸡肋”之外,婚恋APP的盈利模式也一直备受诟病。曾有一个30岁单身青年因受某婚恋app上虚假女孩发布的信息诱导,而付费注册VIP被骗的典型经历。为盈利采取付费形式不足为奇,但部分婚恋APP通过“虚拟异性”引诱用户不断升级会员,用户付费后挤牙膏式提供信息等方式欺骗用户。久而久之,依靠卖信息赚钱的婚恋APP逐渐失去民心。而从社交角度来看,即时社交app无疑在不断压缩婚恋网站的生存市场。另外,由于用户需求的重叠,陌生人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抢食着线上婚恋市场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