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有研究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抑郁和焦虑症高,分别为22.8%和70.9%,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36%,轻度抑郁占80%。”所以,梁东辉教授强调,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医生不要仅盯着心脏和血管,现实情况却是,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的误诊、漏诊率高达84.1%。“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治疗模式都是以疾病为中心,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部分医生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结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极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误诊、漏诊。”
心梗患者中,六成抑郁!医生:对付心血管疾病,要身心同治
梁东辉教授介绍,也就是所谓的“心身同治”,包括:开设心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按照病种建立患者档案,选择“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等等。(通讯员:伍晓丹)
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渡过
去医院按摩挂号排队太费时,私人太贵,也可以自己做。我每天睡前躺床上推腹,可缓解身体不适,后来在体质恢复期也有很好的效果。气功。我主要睡前躺床上深呼吸,尽量做到“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但做气功,要防止出现偏差,即“走火入魔”。锻炼。这也属中医范畴。一定要遵守“先脏腑后肢体”,就是说要在脏腑功能好转到一定程度才可适当锻炼,不然适得其反。主要原因是:如果自身能量不足,强行锻炼会消耗本来不足的阳气(也就是生命能量),可能状况会变得更糟糕。要做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对上面我的治疗过程做一个行归纳:一要正规治疗,该吃药就吃药;二要世界观重建,从思想根源来一个彻底解决(有人去信教或诵经信佛,会起作用,这是同一个原理);三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疗,扩大治疗效果,不能单靠药物。
抑郁,并非现代人的“专利”,看看古人如何治疗?
这些理论可以让患抑郁的朋友少走些弯路,早日康复。张建银老师认为,抑郁症最重要的是辨证,通过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患者的抑郁症是否有脏腑体质因素,诊断患者是否是心智、思想、情志出现了问题,最后通过张建银老师独特的体诊技术,检查身体脊椎、骨骼、经膜、颅骨等部位,诊断是否有身体结构层面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检查下来,才可以准确辨证抑郁证型,对证施治,这是抑郁症真正的系统诊疗,这也是对患者的真正负责。而现在很多中医,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系统的辨证思维,还是按照古人的老方子,老方案来治疗,不辨证即开方,背离了中医的辨证大道。
失眠!失眠!失眠!不失眠不知道痛苦,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
医院评估结论:重度焦虑症加中度抑郁!当天饭后吃药睡前吃药,感觉自己和吸毒差不多,明知道这些药对身体有伤害,却又离不开它。离不开也就算了,它还要动不动失去药效现在回想,我以前吃安眠药的方式都是错误的。我一般配思诺思,刚开始吃一颗效果很好,第二天就想昨天一颗效果那么好,可能半颗就够了吧,于是吃一半,结果没睡着,折腾半夜又起来把剩下半颗吃下去了,结果还是没!睡!着!火起来又吃了半颗!瞧,我就是这么纠结的人安眠吃了二十多天后,睡基本能睡,可是人更焦虑了,每天数着日子,因为网上查资料吃安眠药多久药成瘾,一般都说不超过一个月。
大便通畅,人长寿!到底一天排便几次正常?
一天排便一次的人更健康便秘除了使人感到身体的不适外,还会对人的精神和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如慢性便秘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抑郁、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有时情绪不稳、心烦易怒等,这与长期便秘导致肠道内的毒素被吸收有关。焦虑和抑郁本身会出现便秘的症状,而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有引起便秘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可见许多便秘患者,其精神症状特别明显,有些患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美国医学会“排便习惯与美容健康”专项调查发现,2天排便1次的女性比1天排便1次的女性黄褐斑的发生率高八倍,腰腹臃肿的发生率高十一倍,情绪烦躁的发生率高二十倍。凡事得讲究规律,有些人可能是2天一次,如果您养成了良好的排便习惯,且没有超过3天一次或者一周少于2~3次,其实都属于正常啦。
大便通畅,人长寿!到底一天排便几次正常?
一天排便一次的人更健康便秘除了使人感到身体的不适外,还会对人的精神和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如慢性便秘患者会出现精神不振、抑郁、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有时情绪不稳、心烦易怒等,这与长期便秘导致肠道内的毒素被吸收有关。焦虑和抑郁本身会出现便秘的症状,而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有引起便秘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可见许多便秘患者,其精神症状特别明显,有些患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美国医学会“排便习惯与美容健康”专项调查发现,2天排便1次的女性比1天排便1次的女性黄褐斑的发生率高八倍,腰腹臃肿的发生率高十一倍,情绪烦躁的发生率高二十倍。
男人性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烦恼
60岁以后:停止性生活,抑郁。随着身体的老化,人的性能力会有所下降,一些人因此放弃了性生活,抑郁。建议:保持规律性生活,用爱抚代替实质性爱。每年进行全身体检,检查前列腺、睾丸等。
产后是否想过离婚、自杀?请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专家称婉琳得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所谓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在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产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由于产妇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包括:音乐疗法,倾诉宣泄法,自我实现法等。2、常规治疗,失眠抑郁5.电休克治疗。幸好之后其婆婆回老家上班,见面时间减少,婉琳渐渐走出阴霾,产假结束后,其融入社会一年后才最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