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这样的躁狂阶段几乎总是紧随着严重的抑郁,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下降,因无法接受自己两个极端的状态,严重时会导致自杀。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是因人而异的。一些人经历长时间的健康期,期间偶尔躁狂或抑郁发作。一小部分不幸的患者从躁狂期到临床抑郁,反复发作。周而复始,对他们自己、家庭、朋友以及同事影响和伤害极大。双相障碍比重度抑郁症少见得多,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是1.6%。在男女两性的分布上是没有显著差异的(Kessleretal,1994)。另外父母一方为双相孩子遗传的几率偏高。有双相障碍,自然也有单相障碍,刘贻德的《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探讨》提到,单相障碍通常指单相抑郁或重性抑郁。
我正在樊登读书听《我战胜了抑郁症》,好书与你一起分享。
④非典型性抑郁指通常表现出与非忧郁型抑郁的一般特点截然不同症状的一型,例如食欲不但没有消退反而不断增加、嗜睡而不是失眠。不过与非忧郁型抑郁一样,患者通常会因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而振作起来。(2)二分法将抑郁症与躁郁症拆分开来,通过发作时的症状分为单相抑郁及双相障碍。①单相抑郁发作时只会经历抑郁发作。②双相障碍发作时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研究人员发现双相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超过1/3患者需至少10年才能确诊双相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国外有一项研究发现,双相超过1/3患者需要经历至少10年才能得以确诊。很多人会因为长期情绪低落去医院就诊,但对于情绪高涨却不太能觉察。“临床上一个难点是,如果双相障碍患者还没有发生过躁狂表现,或者轻度躁狂没有被觉察,医生没有仔细询问患者过往表现,都可能带来误诊。”抑郁症前者需要抗抑郁剂,但后者要以情绪稳定剂为主,在使用抗抑郁剂药物时需要非常谨慎,否则药物诱发躁狂,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何红波主任提醒,一般起病年龄小的“抑郁”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好等特征,有家族史、有自伤行为,就可列入双相在用药选择和剂量控制上均要更为谨慎。“难治型抑郁
躁郁症,一瞬间的天堂地狱
而这和近年抑郁症走入公共视野,近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好像患上了「抑郁症」——其实只是因为对抑郁症不清楚的认识造成的,而躁郁症患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躁狂时,患者往往兴奋,精力充沛,70个小时不睡觉,整夜狂躁的哭泣。而抑郁时,无时不刻不想着死亡,离开这个世界。这就会导致不了解躁郁症人的误解:你明明可以开心的,你明明就是装抑郁,无病呻吟罢!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抑郁症患者活的轻松。他们曾快乐的活着,也曾在药罐子的浸泡中想要离开世界。双相矛盾,诚如中国最伟大音乐人之一窦唯所言:地狱天堂皆在人间。转发,帮助身边的躁郁者,走进他们的生活。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真正的躁郁症吗?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或躁狂的表现;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时而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4.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自己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例如不能好好学习、工作、与他人交往困难等。此外,由于躁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常导致误诊。造成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较轻的躁狂症状没有被识别。具体来说,多数病人首次发病表现为抑郁症状,随后的发作尽管出现过躁狂的表现症状,但被患者或医生忽略。因此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在接诊抑郁症患者时,患者也要在医生的询问下提供相关信息。
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可能发生在双相障碍的各个疾病期,患者处于抑郁或混合时有较高的自杀风险,躁狂时要低一些。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一种广义的混合状态下,即自卑、无望、过度自责、易激惹等,会导致较高的自残风险。需要家属配合治疗由于双相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所以需要强调长期治疗。首选的长期管理策略是药物与双相障碍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避之不及的躁郁症:令歌王伍思凯儿子坐在情绪的“跷跷板””上
双相障碍患者的频道是瞬间切换的,躁狂发作阶段(episode)可能突然变成抑郁症状阶段。因此,重性抑郁发作的症状,如悲伤、空虚、无望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悦感,自责,内疚等也是双相障碍的重要鉴别标准。到目前为止,双相障碍还不能被治愈,但它是可控的。因此,双相障碍是不够的。最后,希望大家知道,躁郁症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精神疾病,希望社会对它们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抑郁症就是“不开心”吗?这8种类型的抑郁症你可能忽视了
其次,应主动寻找家人、朋友等进行倾诉,关爱与帮助不会自己送上门,因此要主动寻找能推心置腹、没有利益冲突的人;如果性格内向,也可以通过日记等方式倾诉出来。再次,别把自己逼太狠。工作要把握好节奏,上午10点、下午3点最好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最后,学会自我调节,但不要默默承受,必要时要咨询医生,积极主动就医。
抗争抑郁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下称安定医院)副院长王刚,在和《财经》记者解释抑郁症时,随手在纸上画了两个曲线图。“简单说,抑郁症每次发病都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呈倒钟形曲线。”王刚说。而双相障碍,曲线有低有高,常见情绪高涨即躁狂或轻躁狂、抑郁及混合四种发作模式。“抑郁症也称单相障碍,临床上没有单相躁狂,出现躁狂必然有抑郁发作。”聚会上,总有人开玩笑问李奇,他和张梅同时躁狂起来什么样。暂时没有一起躁狂过的两人,倒是经历过共同抑郁。张梅性格外向,说话爽朗,在单位里还是羽毛球业余老将,但她病龄26年,产后出现抑郁和躁狂态。李奇的病因与其内在性格有关,从小内心封闭。24岁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工作时断时续,后办理提前病退。两人之前都有过破碎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