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酿悲剧:安徽女子嫁错郎 6岁男孩被丈夫杀死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抑郁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或支持,严重了以后发展成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也很大。罹患抑郁症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普通女性还是孕产妇,这个群体的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比较敏感。很多大道理都懂,而且为了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会看很多东西寻找很多方法去解脱。所以,在他们发病的时候,说安慰的话或者道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没有人对抑郁症有绝对的免疫力,所以更要科学得预防它,专业得理解它!”称“总有人诗意盎然地说:抑郁症就是一次心灵感冒。其实,得病就是得病,哪有那么浪漫。”在他看来,治疗抑郁症与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千万不要认为抑郁症就是“矫情、无病呻吟、意志不坚定”。
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可能发生在双相障碍的各个疾病期,患者处于抑郁或混合时有较高的自杀风险,躁狂时要低一些。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一种广义的混合状态下,即自卑、无望、过度自责、易激惹等,会导致较高的自残风险。需要家属配合治疗由于双相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所以需要强调长期治疗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药物、物理治疗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4、张本,刘志中,孟东升.躁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个性特征的对照研究[J].中国
心悦如海心理咨询师团队介绍
袁静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治疗师、亲子沟通师、曼陀罗绘画治疗师、中法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在读。系统学习了精神分析,亲子沟通,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疗、曼陀罗绘画治疗等多种咨询与治疗流派的理论和技术。擅长领域:高予清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擅长领域:王红丽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擅长领域: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情绪问题、孕产保健催眠、产后抑郁、自我探索、自我成长。
【科普】青少年抑郁 | 我的快乐被偷走了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指出:对于轻度和中度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等)。对于重度抑郁症,那我们每一个人呢?当我们在谈论如何应对抑郁的时候,是想让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妥善的处理,帮助深陷其中的孩子和家人减少几分痛苦和无助。显然,偏见、歧视、指责或者冷漠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成为问题解决路上的绊脚石。那我们能做什么?
抗争抑郁症
当时一些名人被曝光患有抑郁症,老百姓开始熟悉抑郁症这名,就定下来叫抑郁症治疗中心。”王刚称,抑郁症是跟遗传和内因密切相关的疾病,导致发病的确切遗传机制尚不清楚,另一部分是外界因素如压力等,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导致抑郁症。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到底有多少?新近并无明确的官方流调数字。中国1982年和1993年两次在内地多个地区进行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躁郁性精神病终生患病率分别是0.76‰和0.83‰。加拿大学者费立鹏2009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此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达到9000万。75岁的王祖承教授,曾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中国此前中国的调查数据与当时的统计方法和疾病名称等因素有关,“当时抑郁症的诊断范围比较狭窄,用常见的神经衰弱、中医领域的气虚失眠等代替了抑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治疗模式都是以疾病为中心,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部分医生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结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极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误诊、漏诊。”“我们强调‘心身同治’疗法,不仅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治疗。”“心身同治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健康科普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予中医养生保健操、太极拳、八段锦以及食疗药膳的指导。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必要时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青年精神科医生专栏」潘霄:抑郁症如何做婚姻家庭治疗|渡过
很多抑郁症患者来求助时,首先是看抑郁程度,再决定选择药物治疗治疗合适还是做家庭治疗恰当。如果说一个人,和原生家庭有较清楚的界限,那么就可以对他进行认知行为流派的个别治疗;如果他父母中一方或双方也有抑郁症,或者他父母关系长期冲突,或者他自己与家人有剧烈的矛盾和冲突,又或者他从小受到父母严苛的教育认为自己“不够好”,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对他做家庭治疗是有帮助的。我们做家庭治疗不但改善家庭互动,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灵成长,对他的康复就比较有帮助。此外,有的患者家属觉得“是药三分毒”,觉得抑郁很严重的才需要用药,或者认为一用药就会变成疯子,又或者担心用药了就停不下来,这些完全都是不合理的担心。家庭治疗可以调整家属对药物治疗的不合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