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并应对肿瘤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抑郁?
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儿童在2周或更长的时间内每天有不愉快的心情和至少4种下列症状:食欲改变不睡觉或睡得太多无法放松和静止(如坐立不安、烦躁、拉扯衣服)经常哭泣在平常的活动中失去兴趣或乐趣感到非常疲劳或精力不足毫无价值、责备或内疚的感觉无法思考或集中注意力,频繁的白日梦在校学习困难,不与他人相处,学龄儿童拒绝上学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治疗可能是谈话或药物,如抗抑郁药。谈话是儿童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孩子可以单独与辅导员交谈,也可以与其他孩子交谈。谈话可能包括对幼儿的游戏治疗。治疗将帮助孩子应付抑郁情绪,更好的理解他们的癌症和治疗。
抑郁大多数人都会遇到,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抑郁症的自我调节每个人进入抑郁状态的原因完全不同,因此,参考他人经验而寻找属于自己独特面对方式,是我以观察、思考及经验推荐面对抑郁的最佳途径。我愿意分享一些曾经对其它人有用的方法,但请了解每种方法只对某一部分情况有效,并无一种可以全能,你仍需要努力寻找自己答案。有抑郁倾向的人,比如《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走出抑郁接受正规的治疗,康复率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抗争抑郁症
2006年,安定医院成立国内首家抑郁症治疗中心。此前,安定医院的病人结构中约七八成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三年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占到半数。同时,患者绝对数量在增加,以前日门诊量平均600人次,现在达到1500人次。副院长王刚解释,成立专门的治疗中心有几个因素。一是,抑郁症在国际上有很高的患病率,在中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医院想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三是,2003年安定医院牵头完成北京地区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当时调查显示北京的抑郁症患病率是6.87%。“这还是针对15岁以上人群的调查,任何疾病患病率超过1%就是大的疾病。另外,还发现一个数字,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10%,北京的医疗资源相对不错,就诊率还这么低,说明大量的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王刚对《财经》记者说。
焦虑和抑郁来了,我们怎么办?
噩耗突袭、疾病来访,真的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再加上生活的负担、工作的压力时时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抑郁和焦虑成为了当代普遍的症状。面对焦虑和抑郁,一开始我们会感到迷茫,不知所错。但,只要我们正视焦虑和抑郁,并积极地采取有效应对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一定能克服的!版权声明Haalthy肺腾助手是用心帮助患者申请临床新药入组的科普和数据随访公司。本平台原创内容版权归Haalthy所有,
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尽早治疗挽救生命!
2.治疗原则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有很多西药针对中度抑郁症有治疗作用,大部分是稳定患者情绪以及镇定作用,该方法不予推荐,因为很多患者服药后产生赖药性,导致病情加重。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5.物理治疗
EFT文献×抑郁症 | 针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家庭的系统夫妻治疗
Teichman,Bar-El,Shor,Sirota,andElizur(1995)结合认知和家庭系统取向,发展出了认知婚姻治疗(CMT),并将CMT和个体认知治疗及控制组相比,结果发现,CMT比个体认知治疗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个体认知治疗和控制组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需要打个问号。在这篇研究中并没有测量婚姻满意度。还有一篇研究对比抗抑郁类药物和某种婚姻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降低BDI(贝克抑郁量表)的分数,但婚姻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在12个抑郁的有婚姻问题的女性群体中对比情绪焦点夫妻治疗(EFT)(Johnson,2004)和抗抑郁类药物,在4个月后的追踪中两种
EFT×文献 | 针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家庭的系统夫妻治疗 {We connect people with EFT}
Teichman,Bar-El,Shor,Sirota,andElizur(1995)结合认知和家庭系统取向,发展出了认知婚姻治疗(CMT),并将CMT和个体认知治疗及控制组相比,结果发现,CMT比个体认知治疗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个体认知治疗和控制组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需要打个问号。在这篇研究中并没有测量婚姻满意度。还有一篇研究对比抗抑郁类药物和某种婚姻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降低BDI(贝克抑郁量表)的分数,但婚姻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在12个抑郁的有婚姻问题的女性群体中对比情绪焦点夫妻治疗(EFT)(Johnson,2004)和抗抑郁类药物,在4个月后的追踪中两种
青春对抗,一个矿区青年的抑郁十年
记得最后一次在北京联合会诊,医生觉得我用药无效,干脆大幅度减药,只留舍曲林一种。没想到,减药后我的状况反而慢慢好转。我后来才认识到,我的病,不是抑郁症,而是神经症;我的焦虑、强迫等神经症表现,存在一定的生物因素,目前药物无法根治。这就是说,我是由神经症引发的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只能缓解抑郁,不能去除焦虑;用了大量的抗抑郁药,其副作用会影响情绪,加重各种症状。这或许是为什么减药后,我反而逐渐好转的原因。从刚开始排斥用药,私自停药;到重新治疗,寻找适合自己的药;再到大剂量联合用药;再到单药维持——这是我的全部用药经历。我不后悔当初接受药物治疗,毕竟药物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在黑暗中摸索,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必须怀着一颗勇于尝试的心,敢于承担药物无效和副作用,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专业心理咨询求助指南(名单持续更新中......)
:焦虑抑郁、强迫症、神经衰弱、产后抑郁、考试压力、情绪低落、环境不适应、产前抑郁5、人际关系:成长阴影、社交恐惧、害怕接触异性、人际矛盾6、职场事业:工作压力、职业倦怠、职业规划、职场人际7、其他神经症性问题:20箱庭治疗师婚姻与家庭治疗师:曹舰所在地:北京市咨询方式:当面咨询/视频预计预约等候时间:不定箱庭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