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为什么会想自杀?
上述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疼痛、快感缺失、悲观绝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的表现,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画皮2》。这部电影我并不喜欢,我觉得它有些矫揉造作。但是,电影有一个情节震撼了我。电影中,雀儿对小唯抱怨说,“做人有什么好?还不如做妖快乐!”小唯突然发怒,一连串地质问:“你懂什么?你有过人的体温吗?你有过心跳吗?你闻过花香吗?你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
因为抑郁,我的学业、工作、婚姻都无法走寻常路——“阳光爱尚”创始人长风作客第10期分享会(分享纪要)
我想强调一点,我父亲在陪读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事情都给我代劳的。现在有一些家长陪读,孩子的事情都去代劳,这样并不好。当时因为我患病,父母也在反思,所以在陪读的时候不是所有事情都代劳。我父亲选择陪读,一方面是防止我自杀,至于是不是要陪读,我觉得还是看个人的独立能力,如果自理能力比较好,而且也没有自杀风险,没必要陪读,陪读反而不利于培养独立能力,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未完待续,明天更新继续精彩分享)◤偏门疗法真的能治好抑郁症吗?◢◤抑郁症令我的工作成了纠结的心事◢◤父母执着于改变的念头,将孩子一路送入深渊◢.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
于是,我越是这样想,就越感到自己陷入进去一个无底的黑洞。3在那个黑洞里,甚至是悲伤都被它渐渐抽干。我变得像是一个没有任何知觉的行尸走肉。但凡有感觉的时候,在我心中不是各种憎恨和厌恶自己,就是想着怎样自杀。终于在一个时刻,我的男朋友对我说道,"你走吧,我不忍心看着你每一天都这么痛苦"。我望着他,却不知为何泪流满面。我问他道,"你真的愿意放手吗?"他艰难却肯定地点了点头。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他的痛苦、无奈、不舍与心疼,我知道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让我走的,可他更不愿意让我再继续痛苦地挣扎下去。他答应我,在我离开以后,他会好好替我照顾我的猫。就在他点头的那一个瞬间,我的感知似乎渐渐地回来了。
又有女星抑郁自杀:最艰难的日子该如何度过?
而儿童早期如果经历较多的压力事件,那么在青少年时期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也会增加。丧偶式育儿几乎是大部分中国女性的共同困局,而女性的繁重养育劳动,不仅被忽视,而且不被认可。想必妈妈们都熟稔个中辛酸。得益于如今网络媒体的高覆盖率,母亲的育儿辛苦逐渐被揭开重视。真正被抑郁的痛苦围困,不得翻身的其实是农村女性。也许大家心目中的农村女性大都是在乡下相夫教子,与世无争,头脑简单的农妇。事实是,她们是中国自杀现象的主体。有调查显示②,中国妇女的自杀率超过男性自杀率的25%,中国成为世界仅有的女性自杀率超过男性自杀率的国家,中国农村妇女占全国妇女自杀总人数的94.11%。
跳楼都因抑郁症?要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警惕这些自杀信号
有一些危险因素会提示自杀的风险,对于家属来说,突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突然的转变可能是患者采取某些行动的信号。如果察觉到这些情况,要马上将患者送到专科医院接受强制治疗。抑郁症患者会不会出现幻觉伤人?抑郁症患者很少出现伤人的情况。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疾病,抑郁症再严重也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这两种病井水不犯河水。但很多精神分裂的患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也满足抑郁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确实可能出现幻听、妄想。但这种幻听一般都是和“自责”有关,因为严重抑郁的患者有时会有自责的想法,他可能觉得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才会得病,我有罪,生病是对我的惩罚,我要是不死可能会对我的家人进行惩罚。”
梅语头条||愿天堂没有抑郁症!峨眉山宁远籍女子遗书曝光引发的思考……
所以李某某最后善良地说:“希望以后大家能多多关心抑郁症这个群体吧。愿这个世界多些善意和美好,少些伤害。”从社会因素看,致使抑郁症的诱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家庭:婚姻问题是很多人抑郁的直接触发诱因。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家庭中遭受的应激,乃至暴力事件,为之后青春期/成年后爆发抑郁症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2、经济水平:和所谓『常识』刚好相反,收入越低越容易得抑郁症。在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的抑郁症发病率远高于城市,体现在少量的研究报告以及官方都承认的农村高自杀率上;这一局面被近些年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逆转了,多个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近几年自杀率大幅下降,归功于城市化进程。以后会怎样还未知。3、性别:女性患者数量达到了男性的三倍之多。
抗争抑郁症
因为资金有限,基金会目前没有直接的资金救助项目,“我们不得不在网站上特别声明,我们的工作重心及能力范围是对抑郁症认知层面的宣传”。因此,伍华和基金会目前正在筹设“全国抑郁症援助地图”,让患者通过地图查询到就近的精神专科医院或者有条件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通过抑郁症知识的传播和线上线下活动,构建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找到真实的自己有些抑郁症患者好转之后,会主动分享经历。21岁的大四学生小雨,看到有人在网络发起抑郁症想自杀的话题,她会写上千字的留言劝阻。小雨患上抑郁症与原生家庭的不幸有关。她自幼学习成绩不错,父母有不错的职业,这曾是令她骄傲的事情。但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出轨,父母离婚,并
青少年抑郁症急救宝典
而另一类的父母,则是跳进去与生病的子女共舞:「你想死我陪你一起去死」、「你这样抑郁就是在折磨我」……,这样把子女的抑郁变成自己的负担,看似想要用自己的生命来鼓舞孩子、制止孩子落入抑郁或自杀的处境,但也可能引发抑郁症子女更深的罪恶与愧疚感,成为另一层压力。此时的父母因为自己无力面对抑郁症的变化,失去界限地把自己的无力感和子女的抑郁症状混杂在一起,常容易使得治疗更加困难。5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罹患抑郁的青少年其家庭在多方面与普通正常家庭存在差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被诊断抑郁症的青少年的家庭和无精神障碍的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功能。
明星如何走出抑郁症?他们告诉你答案……
很多不理解的人,都以为抑郁无非是对生活感到失望,是心情不好,是无病呻吟,是矫情但实际上抑郁症是哪怕你的生活非常顺利,却依然时刻感到绝望,痛苦的想去死掉。这种感觉就像你每一粒细胞都发出悲鸣,每一条神经都在流血,你的体内像两军对垒。很多患抑郁症的人,大多看上去开朗又活泼,然而有他们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有无数次想要自杀的冲动。之前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演讲中,主讲的抑郁症患者说,他们不去死的原因,仅仅是为了不伤害身边的人。抑郁症大多原因是生活中的每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的压力,事业的焦虑,家庭的破碎,爱情的毁灭。每一个,都会成为抑郁症诱发的原因。当你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