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并应对肿瘤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抑郁?
为了评估抑郁症,医生会询问下列情况:儿童如何应对疾病和治疗过去的疾病和孩子是如何应对疾病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家庭生活父母、老师或其他人所看到的儿童的行为与其他年龄的孩子相比,孩子是如何发展的医生将与孩子交谈,并可以使用问题清单,有助于诊断抑郁症的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是不一样的。抑郁症的诊断取决于症状和持续多长时间。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
如果是跳楼,脑浆迸裂,那样死得会很难看;如果是割腕,可时间太久,我又怕疼;如果是服药,可万一剂量不够,洗胃又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如果撞车,但万一没撞死,落下个半身不遂,岂不更惨……看吧,我连怎么死都没办法决定,我怎么可能是个抑郁症患者,即便我真的被诊断出有抑郁症,那我也一定是最不称职的那个。我简直是什么也没有办法做好。2可我为什么会陷入情绪的困境?我明明有爱着自己的家人,疼自己的男朋友,带给自己无限欢乐的猫咪,我凭什么可以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是的,我的男朋友,他一直感觉到我的不开心。他知道我有多么的看不起自己,他更懂得在我分裂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把严厉的声音,在无情地抨击着我的一切。
别把精神病患者留在身边
送医实用TIPS:功在平时,提前锁定合适的医院疑似患病,求助咨询师鉴别诊断急性发病,果断借警方协助就医
跳楼都因抑郁症?要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警惕这些自杀信号
但很多精神分裂的患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也满足抑郁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确实可能出现幻听、妄想。但这种幻听一般都是和“自责”有关,因为严重抑郁的患者有时会有自责的想法,他可能觉得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才会得病,我有罪,生病是对我的惩罚,我要是不死可能会对我的家人进行惩罚。”他们的幻觉和妄想基本上都和“自责”“自罪”有关,但随着患者情绪的好转和改善,这些症状也会彻底消失。抑郁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人的感觉或评判。也许有些人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沮丧,可在平静外表下的,内心却无时无刻不承受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负重前行。或许一个人的关怀很有限,但社会共同的接纳和理解,一定能给抑郁症患者带去温暖,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抑郁,并非现代人的“专利”,看看古人如何治疗?
张建银老师认为,抑郁症最重要的是辨证,通过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患者的抑郁症是否有脏腑体质因素,诊断患者是否是心智、思想、情志出现了问题,最后通过张建银老师独特的体诊技术,检查身体脊椎、骨骼、经膜、颅骨等部位,诊断是否有身体结构层面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检查下来,才可以准确辨证抑郁证型,对证施治,这是抑郁症真正的系统诊疗,这也是对患者的真正负责。而现在很多中医,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系统的辨证思维,还是按照古人的老方子,老方案来治疗,不辨证即开方,背离了中医的辨证大道。张建银老师在治疗、研究抑郁症的几十年里,治疗过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患者,最终总结出了抑郁症的三大证型,以及治疗方案,使很多经他治疗,或者经他理论指导,而采取中医治疗的抑郁患
产后抑郁——是末日还是重生,丈夫很重要!
而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体内荷尔蒙的变化生产过程引起过度的害怕和惊恐产后伤口太疼以及全身虚弱无力照顾宝宝的压力及夜间睡眠不足角色和生活习惯的转变经济压力家庭矛盾《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诊断依据是:在产后4周内出现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其中第1条和第2条是必须具备的),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症状包括:情绪抑郁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失眠或者睡眠过度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疲劳或乏力。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抑郁症知识: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婚姻关系
如果你感到自己大概符合上述情况,请一定而不是在网络上找抑郁自查表,因为后者更多只是一种倾向性、可能性,医生在进行专业诊断时,不只是让你做量表,还需要观察你的外在状态,感受他对你的直觉和感觉,综合多种信息才能准确诊断你的情况。抑郁症诊断。有些抑郁症是焦虑症引发的,此时需要先对焦虑进行干预,当病人不再焦虑时,抑郁症自然就好了。有时候,你测试自己是抑郁症,还有可能你是精神分裂症引发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2、刘贻德.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1-2.
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的分辨方法
中度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一些行为的改变自我照顾可能会变差活动的时候显得缓慢而沉重人的面部特征是那些与症状相关的特征:皱着眉头,悲伤的眼神或麻木的表情。不幸的是,有些人善于掩盖自己的感受,但这会拖延急需的治疗。重度抑郁症:包括核心症状和大部分或全部相关症状。最基本的日常活动会受影响。有时候,会出现妄想或幻觉,通常情况下,妄想和幻觉的内容与抑郁症相关,包括死亡,疾病,内疚或应受惩罚的感觉。重度抑郁症应立即就医。抑郁的病友在评论区发评论会发现有那么多跟你一样的人,而善良的人会在他的评论里留言,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我们和他在一起。
微心理∣第三期:抑郁症——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 深渊也在凝视你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生活其实是很被动的,被动难过,被动痛苦,被动厌食,被动失眠,最后被动自杀。他们知道自己有问题,知道问题是什么,知道该怎么解决,但是他们做不到。倘若你的身边有抑郁症患者,请不要觉得他们是怪胎,他们只是生病了。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哪怕是陌生人有抑郁的倾向,都请你不要太冷漠,不要觉得“这种事情要靠你自己,你自己不想好,没人帮得了你”。愿我们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本期校对:刘洋本期审核: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