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跳崖女孩遗书:希望大家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
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要换环境。
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你整天那么逗逼,怎么会抑郁呢”,这样的判断是彻底的误读。3、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不是矫情、不是故作姿态,是大脑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失衡。所以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你有啥可抑郁的,我还抑郁呢”这种话,就好象你不会对一个癌症患者说“你有啥可乏力难过的,我还乏力难过呢”,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只是一种心情。4、抑郁症是一种病,是病就要吃药。确实有人有轻度抑郁症自己熬着熬着就熬过去了,但对于绝大多数
「青年精神科医生专栏」潘霄:抑郁症如何做婚姻家庭治疗|渡过
建议患者抑郁症。其中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一个人改变患者的想法)和行为激活疗法(帮助患者更积极地融入日常生活)。药物治疗也很有效果。表达你个人能力的限度:你需要意识到,你没必要成为抑郁症患者的发泄靶子,也不应是患者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对象。如果你感到自己也超负荷了,最好跟患者说清楚,例如“我很在乎你,我会一直陪着你,不过我需要你去接受治疗和更多人的帮助”;如果你的配偶罹患抑郁症,而且你感到很无助,建议你如何更好地助配偶康复。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即使患者
抑郁症患者是在装病吗?不!他们是在扮演病人!警惕抑郁症误诊!
我也想过一定要战胜它,可是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了,我非常着急,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这样,我一直待在家里不能出去做事。“也许你根本无法理解,如果让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那种感觉有多么难熬。所以,我要请你们帮帮我,让我早日摆脱这些痛魔。“我得这个病的时候才22岁,还没有结婚呢。那时候,我头痛得厉害,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最后,上班也坚持不下来,就每天在家里养病。医生说我是神经衰弱,最后,我都不能单独出门了。有一次,妈妈陪我出去散步,刚刚走出没多远,我就浑身瘫软,脸色煞白,怎么都走不动了。“以后,我就更不敢出去了,病情越来越重,吃了不少药,可
今天你抑郁了吗?测一测抑郁症离你有多远?
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简称rTMS治疗,适合于一些难治性抑郁患者。对于一些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适用,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接受过MECT治疗过的患者,至少MECT停用1月后才可接受rTMS治疗。
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听听经历过的人怎么说
这些给了我很大压力,最终也患上抑郁症。好在我是我想说的是我把所有过往可以用图画表达出来,在画画的过程里,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就像被硫酸溶解了一样。有时感觉一个庞然大物压在自己身上,又是有感觉是一团模糊的黑影。我终于感觉那团黑影开始消散了,早上醒来我都能感觉到有一束很强的光。我想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能够感觉到那束光,离解脱就不远了。
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求助,既心疼又为他心理的扭曲感到担忧
但是,目前的我还在服药,因为需要巩固,也就是说:“抑郁症即便完全恢复了,也还需要足量、足量程的继续服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量停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更可况我现在才恢复到八成呢?抑郁症若是再次复发,那么治愈起来又比第一次困难多了,如果三次复发,就有可能需要终身服药了,但是大家看到这个终身服药,千万别害怕,你要这样去想:“像那些高血压的患者,还不是长期服药,他们照样生活的很好,寿命也不会受到影响,同样抑郁症患者,如果真的需要终身服药,那就终身服药呗,只要服药能够控制住自己低落的情绪和躯体症状,那么服药的意义远远大于你所担忧的长期服药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只要勇敢大胆地去接受它,接受抑郁症的现实,接受服药的事实,你才能逐步打开自己的心结,从而使自己的病情得到更快的恢复。
我们离抑郁有多远?十条症状判断你是否有“抑郁症”
可能有不少人误解抑郁症只是情绪问题,或者拒绝承认抑郁症也是一种疾病,因此特别排斥药物治疗。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抑郁了,不要恐慌,更不要对抑郁症患者带有任何偏见,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他积极的鼓励和陪伴最重要。但记得千万不要说“就这么点事,不需要太难过”或者“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大的多,还不是挺过来了”之类的话。一定要做好长期和失望的准备。因为抑郁症患者通常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助感,除了感到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办法,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也觉得别人对他爱莫能助。最后,自己也要增强自我察觉,保持积极心态,这样,抑郁的状态才不会“传染”。
抗争抑郁症
对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全国2000多个县,有精神专科医院的只有100多个。更多的患者因为疾病认知、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等,不会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患者。伍华是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基金会经常收到患者来信或留言,他们的无知、无助和无望很明显,不少患者的问题就是询问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该到哪看病,没有钱治疗怎么办。因为资金有限,基金会目前没有直接的资金救助项目,“我们不得不在网站上特别声明,我们的工作重心及能力范围是对抑郁症认知层面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