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因为在躁狂的时刻我是那么的优秀瞩目,我无法接受自己抑郁寡欢、无所作为的状态。”《奇葩大会》上,嘉宾刘可乐分享自己的经历,她把躁郁症称为“把你从万丈深渊突然一下拉到高空,然后太阳火辣辣地打在你的脸上,就好像冰窖突然带了火炉,它其实是一种比抑郁症更糟糕的病”。身边有躁郁症患者时,我们如何帮助TA?最重要的是陪伴他,帮助他积极治疗。我们可以对照上述的表现进行判断,在两周之内,是否持续抑郁和躁狂发作。如果他高度怀疑罹患躁郁症,请尽快去三甲医院筛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有资料显示,学生时代的学霸、企业中的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双相情绪障碍的人群,不擅长跟人沟通,情绪不稳定,容易有挫败感,又特别渴望跟人交往获得认同。何红波主任建议,因此提倡长期运动尤其参与足球、篮球等团队运动,超过1/3患者需至少10年才能确诊双相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国外有一项研究发现,双相首次就诊误诊率高达69%,超过1/3患者需要经历至少10年才能得以确诊。很多人会因为长期情绪低落去医院就诊,但对于情绪高涨却不太能觉察。“临床上一个难点是,如果双相障碍患者还没有发生过躁狂表现,或者轻度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真正的躁郁症吗?
二者的区别在于抑郁伴发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想睡但睡不着,比正常人早醒,白天感到身体十分疲乏;而躁狂伴发的睡眠障碍特征是睡眠需求减少,不想睡,感到精力充沛,工作、学习效率明显提高。3.抑郁表现持续两周以上或躁狂表现持续一周以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或躁狂的表现;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时而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4.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自己感到痛苦或给别人造成麻烦,例如不能好好学习、工作、与他人交往困难等。此外,由于躁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常导致误诊。造成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较轻的躁狂症状没有被识别。具体来说,多数病人首次发病表现为抑郁症状,随后的
我正在樊登读书听《我战胜了抑郁症》,好书与你一起分享。
3.抑郁症的病因(1)遗传遗传基因对于忧郁型抑郁、精神病性抑郁及双相障碍易感人群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2)生物性因素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的功能受到了破坏时会引发抑郁症,即原发性抑郁。(3)大脑老化大脑老化时影响心境状态的神经递质水平可能也会受到影响,部分老年人在老年痴呆症状出现的初期会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有时不为人察觉的高血压和轻微的中风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躁郁症,一瞬间的天堂地狱
而这和近年抑郁症走入公共视野,近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好像患上了「抑郁症」——其实只是因为对抑郁症不清楚的认识造成的,而躁郁症患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躁狂时,患者往往兴奋,精力充沛,70个小时不睡觉,整夜狂躁的哭泣。而抑郁时,无时不刻不想着死亡,离开这个世界。这就会导致不了解躁郁症人的误解:你明明可以开心的,你明明就是装抑郁,无病呻吟罢!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抑郁症患者活的轻松。他们曾快乐的活着,也曾在药罐子的浸泡中想要离开世界。双相矛盾,诚如中国最伟大音乐人之一窦唯所言: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10倍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一项大样本临床调查发现,首次住院即确诊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中,男性自杀风险为8%,女性为5%,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居于首位。自杀可能发生在双相障碍的各个疾病期,患者处于抑郁或混合时有较高的自杀风险,躁狂时要低一些。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一种广义的混合状态下,即自卑、无望、过度自责、易激惹等
抑郁症知识: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婚姻关系
有一种情况的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反而是有害的。那就是因重大生活事件导致的抑郁症,比如丧亲、背叛等。此时人们需要就着抑郁情绪去自我探索,去释放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悲伤,然后才能慢慢好起来。如果此时进行了药物治疗,反而阻碍悲伤的释放,导致抑郁的反复发作。
抗争抑郁症
“为了使医生和患者使用,药厂推广产品同时植入抑郁症的知识和防治。”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领衔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牛津大学、西南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公开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称该团队首次精准定位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异常区域,将有可能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医生的视角王祖承接触过很多抑郁症患者。从普通观察者的角度,他认为,不少抑郁症患者聪明,因此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压力。作为精神科医生,在诊治抑郁症患者时,必须要了解患者
避之不及的躁郁症:令歌王伍思凯儿子坐在情绪的“跷跷板””上
双相障碍是不够的。最后,希望大家知道,躁郁症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精神疾病,希望社会对它们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