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拿什么拯救你?这恼人的抑郁症!
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个人缺点,而患者也认为随时间流逝,抑郁症的症状便会消失,或者他们无助得无法向他人求助。患抑郁症并没有什么不能对大家公开的,只有多和朋友及家人交流,才能帮助自己战胜抑郁。
心情压抑、烦躁危害大,怎么自我调节?
每天都要为生活而劳碌奔波,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烦恼、学习的困惑等等都无形之中带给我们许多压力,失眠、抑郁频繁找上门,好心情没有了,健康没有了。你累了吗?累了就歇一歇,放松一下,积蓄能量,才能继续更好的前行!
抑郁症如何防止复发
6.保持好心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一辈子顺风顺水,总有失意的时候,失落引发抑郁是常事,一帆风顺只是对于自己美好的祝愿,要常保持一份好的心情,即便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依然可以保持最佳的心情,树立一份豁达的情怀。学着直率、坦诚,不要过分自责、自悲、自怜。套用一句俗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情好,适度的期望值,合理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准,可以保持自己一直处在最佳的情绪状态。当你觉察自己正滑向复发时,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审稿专家】
别把精神病患者留在身边
即使精神科医生,也难免对抑郁症的歧视,他们劝抑郁症患者不要结婚,结婚了也别生孩子,因为抑郁症可能遗传,目前,20%的抑郁症患者会复发,终身服药,重要的是,很难有婚恋的机会03别把“精神发育迟滞”当成傻子还记得前一阵发生在武昌火车站的斩首案吗?事发之后,“城外失火,殃及池鱼”犯罪嫌疑人是精神发育迟滞,在农村发病率比较高,村里人常叫他们“傻子”。且不说这病,本属于生理疾患,真的精神发育迟滞也没有攻击性。我去过培智学校,里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很可爱,可以正常学习和工
抗争抑郁症
对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全国2000多个县,有精神专科医院的只有100多个。更多的患者因为疾病认知、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等,不会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患者。伍华是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基金会经常收到患者来信或留言,他们的无知、无助和无望很明显,不少患者的问题就是询问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该到哪看病,没有钱治疗怎么办。因为资金有限,基金会目前没有直接的资金救助项目,“我们不得不在网站上特别声明,我们的工作重心及能力范围是对抑郁症认知层面的宣传”。因此,伍华和基金会目前正在筹设“全国抑郁症援助地图”,让患者通过地图查询到就近的精神专科医院或者有条件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康复经验】一个人的战斗:我是如何走出抑郁症的
第2章:一个崇尚个人奋斗的少年第3章:特立独行的大学时代第4章:从中学教师到世界500强的员工第5章:第一次精神危机(1996年下半年)第6章:我的考研之路第7章: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创业者之一第8章:创造力大爆发的德国留学生活第9章:从科学精神至上到近乎基督徒第11章:痛苦而迷茫的八年抗战第12章:坠入重度抑郁症的深渊第13章:地狱到底是什么样子?
小象广播|产妇杀女: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抑郁症才是
2情绪调节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疲劳,3适当运动适当的锻炼,比如跑步、游泳、瑜伽等等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4增进沟通和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增强沟通和交流,在大家的帮助下更好的走出抑郁症的阴影,家人和朋友要给产妇营造和谐良好的环境。产后抑郁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避免母死子亡的悲剧。小象说不少产妇妈妈都注重在身体上的保养,却忽视了精神上也会出现疾病,觉得“只是心情不好,没有什么大不了”或者错误的觉得得了“抑郁症”是一件丢人的事情,选择回避而不是积极地治疗,后果一旦酿成,就会给产妇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精神伤害。孕期抑郁是病,一定要治!
秋天聊聊抑郁症
八点上班,七点起床就行,五点就醒了,甚至四点就醒了,醒了以后特精神,睡不着,好几天都这样,甚至在过去的两个礼拜大部分时间都这样。4、你近来是不是经常想到活着没什么意思?我活着对别人没什么价值,我还挺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但是又没有勇气死。如果第四个问题回答为经常或是,那么就需要马上去医院。如果第四个问题回答为否,但前面三个问题都存在,且在两周时间大部分都有这种感觉的话,那也比较危险,也需要去正规的医院找负责任的医生确诊一下,找亲人朋友,寻求专业和社会支持。但也需记住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永远相信:秋冬过后,一定是花红柳绿的春。咬破自己织就的茧,你便成了最美的蝶。
抑郁症能治好吗?专家称,第一次治疗很重要
按照国际的治疗指南来说,抑郁症是一个全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的治疗。对于首发的患者,需要全程治疗的时间是在两年左右。病人三大认知误区延误治疗“越早治疗,疗效越好”,延迟就诊、擅自停药、因病耻感不愿看专科医生等原因,往往导致首次治疗失败,以致发展成难治性疾病。刘铁榜分析患者主要有以下三点错误认知——第一,没觉得自己有病。临床发现,很多病人是在发病一年后才得到正规的治疗,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只是以为自己是情绪上的问题。想着去旅游、休假、换学校、离婚……就能解决。第二,不愿看专科医生。有个高中生,家长觉得孩子心情不好,老是爱发脾气,不愿考试,且有自杀倾向。家长也觉得孩子有问题,或者吃中药调情绪,等拖了半年、一年时间后,见孩子症状未能改善才去看精神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