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求助,既心疼又为他心理的扭曲感到担忧
相信我,相信自己,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不是什么鸡血、鸡汤,这是真真正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实,你抑郁症有的所有症状,我都有过,但是我扛过来了,熬过来了,请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耐心,上天一天会还你一个灿烂的明天。说到这位网友,他之所以抑郁,我个人分析的原因是:“他因为自己的病情,既有一个肾不行了,现在只靠一个肾维持生命,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残缺的”。知道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肾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寿命,顶多就是容易疲乏、容易累,但是绝不会对你生命和健康造成任何的影响,所以这是他抑郁的一个心结,错误的认知和担心害怕自己是一个不完整残废的人,而变得消极、自暴自弃起来。其实完全没必要这样,活在这个世界上,哪个人没有一点毛病呢?
「青年精神科医生专栏」潘霄:抑郁症如何做婚姻家庭治疗|渡过
表达你个人能力的限度:你需要意识到,你没必要成为抑郁症患者的发泄靶子,也不应是患者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对象。如果你感到自己也超负荷了,最好跟患者说清楚,例如“我很在乎你,我会一直陪着你,不过我需要你去接受治疗和更多人的帮助”;如果你的配偶罹患抑郁症,而且你感到很无助,建议你如何更好地助配偶康复。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即使患者试图让你走开。伯伦斯坦博士说,通过治疗,抑郁症是能够康复的。张进:据说抑郁症的婚姻家庭治疗非常有效,应该如何开展?潘霄:我在诊治抑郁的工作过程中,逐渐对婚姻家庭产生了浓厚的情绪,于是去读了家庭和夫妻治疗的长期课程,接受了规范培训。
抑郁大多数人都会遇到,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请将抑郁视为同伴而非敌人,处于抑郁当中的人会感觉痛苦,因此将抑郁视为仇敌可以理解,但若想要解开心结,倾听自己内心并将抑郁视为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启示,承认自己长期忽略了很多重要东西,并开始直面。若能因此将抑郁视为自己的内心提示者,将抑郁状态当作内心声音正在同行,大多数人会有完全不同体验。有的经历抑郁的人会说,抑郁来了,欢迎来坐一会,这对很多人会是很好心态。
得抑郁症的人,为什么最好的治愈方式是心理陪伴?
阿秋老师的对抗抑郁症、治愈抑郁症的经验可谓是接地气,足以撼动每一个来求助阿秋老师,且身患抑郁症也足以够资格去拯救那些失魄的灵魂。再来说说:为什么得抑郁症的人,那么再来重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漫长工程,激励他们,所以,有很多人都这样来问阿秋老师:“阿秋老师,我我的回答是:“不行!”如果是一次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世上还会有抑郁症
Kate Spade自缢身亡,得这种病自杀率是常人10倍
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一位患者恢复正常后这样说道:“我不再会失眠;也不会没事就胡思乱想,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画画;不再紧张,可以和陌生人自然地聊天;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就发脾气,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激动无比,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好似重生。”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千万别放弃自己!希望每个人都看看
当我未曾患此病时我总觉得情绪病就等同精神病,我会联想到躁狂症、精神失常、痴痴呆呆、甚至自残及暴力的事情。一想到要看精神科医生就联想到“精神病院”这一类的画面,可能是受到媒体或电影的过分渲染所引起。焦虑症或抑郁症不像其他伤科痛症有明显的症状,它是一种“隐形病”。患者在未病发时与常人无异,要长期相处及情绪失控才能识别到。当自己患上情绪病,我第一个反应是不愿接受、抗拒及不知所措。其实情绪病或抑郁症在整个精神病只是等同伤风感冒般的小儿科。正如我早前所讲这种都市病很多人都会有,而且好多人连自己患了抑郁症都不自知。这里有一个抑郁症的专业自我测评可供大家自我检查,同样也可用来检视身边朋友及亲人是否有抑郁症状。
抑郁症到底可以让人多痛苦?|心理解读
尤其是抑郁症,晚一天去,命都没有了——他自杀了!好了,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相关的人,
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我很庆幸,在我的不停诉说中,我周围人都对抑郁症有了基本的了解,从朋友到同事到家人都只是把我当作一个普通的病人,而不带任何的偏见。9、对抑郁症患者而言,社交活动会有压力,比如与不熟悉的人的聚会,比如家人对婚姻状况的关切,生活的突然变化会有压力,比如工作的变动。这些压力对于寻常人而言不过尔尔,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从而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我的药物失控就是因为作息陡然间紊乱而导致的。10、抑郁症患者的孤独与绝望,经常来自于外界的误解或轻视。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而且这种病还很
潜在抑郁症 | 警惕!朋友圈里这3种人都是“潜在抑郁症患者”
杨先生透露,他的女朋友平时很安静,“我有点担心她这么爱发心灵鸡汤,会不会是因为有些自卑。”“太爱秀”型朋友圈不乏炫耀生活型网友。28岁的大学老师李小姐就特别喜欢发朋友圈,摘草莓、逛街、旅游……甚至是老公买一把青菜回家,她也要拍照秀一秀。以上三种人患抑郁症的可能大概是这样子的:负能量爆棚型>心灵鸡汤型>“太爱秀”型。但并不代表后两类人是绝对安全的。每个人之所以在朋友圈发表的内容各异,主要是性格使然。有的人善于管理情绪,而有些人则不善于管理,比如同样的一个小事故,可能有人会开开玩笑就过去了,而有的人则会愤怒。情绪会裹挟思维,如果不积极管理、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影响到对生活的认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会给自己负面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