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能治好吗?专家称,第一次治疗很重要
抑郁症并非单纯想不开,而是患者大脑发生器质性改变,像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出现下降,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情绪、认知、躯体功能的各个神经环路出现问题。“如果我们不用药物去补充替代这些化学物质,对于轻度的抑郁,但中重度的病人,一定不要犹豫地去吃抗抑郁剂。抑郁症治疗效果关键看认知功能抗抑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贾福军强调,有些病人觉得最近症状改善了就自行停药,导致未完全治愈而反复发作。原则上,首发的抑郁症治疗都需要两到三年;如果是复发的抑郁症可能要更长的时间。“抑郁症不是不可以治疗、不可以控制的疾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前提是第一次治疗时要规范,除了用足药量外,目前,抑郁症治疗的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
乔任梁抑郁症死亡,什么人容易得抑郁症?
扬博士:CT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脑室比正常人大,MRI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海马、额头部位的大脑皮质、杏仁核等萎缩。同时影像功能学也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在大脑局部有血流减少。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抑郁症患者是不是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都会遇到重大的刺激性的事件呢?扬博士:可以这么说。上面讲的算是“定时炸弹”,抑郁症患者遇到重大的变故就会引发这颗炸弹。在发生危及生命的事件6个月内患抑郁症的几率增加6倍。还有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事业、严重身体疾病、家人患重病或死亡等事件都会使抑郁症发病几率增加。接下来我还会问扬博士,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
中度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治疗?
3.密切观察病况改变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的榜首杀手,患者的自杀率极高,家庭护理的重点即是要防备自杀行动的发作。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介绍的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的一些抑郁症治疗方法,现在大家心中“抑郁症怎么能治好”这个疑问应该有得到解决了吧,
我们离抑郁有多远?十条症状判断你是否有“抑郁症”
它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就像口渴要喝水,骨折要上夹板一样,抑郁症也有它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抑郁了,不要恐慌,更不要对抑郁症患者带有任何偏见,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他积极的鼓励和陪伴最重要。但记得千万不要说“就这么点事,不需要太难过”或者“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大的多,还不是挺过来了”之类的话。多倾听他们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将关心落实到细节上,比如留心他们日常的饮食睡眠情况是否改善,帮助他们维系人际支持系统等等。一定要做好长期和失望的准备。因为抑郁症患者通常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无助感,除了感到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办法,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也觉得别人对他爱莫能助。最后,自己也要增强自我察觉,保持积极心态,这样,抑郁的状态才不会“传染”。
抑郁症康复,坚持是我唯一的秘诀
你看,我就是最好的例子。到现在停药五年多,已经结婚生子,没有产后抑郁。感谢老公一直很给力,跟我一起照顾孩子,会做除给宝宝洗澡和哄睡觉之外所有的事。也感谢宝宝身体一直很健康,很好养带给我很多很多的乐趣。特别要提醒的是那些未婚的抑郁症患者,不管你是否对另一半隐瞒病情。就随便找个觉得对你好的男人结婚。你必须找一个坚强、自立、有担当的男人,千万不能找妈宝那个类型的男人,否则还不如不结婚。因为婚后生孩子之后的生活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心态。站在我个人角度,是不建议隐瞒的。因为如果你找的是个因为你得过抑郁症就会被吓跑的男人,未必会有那么可靠,很多事也未必能保密一辈子。与其事后被埋怨被放弃,不如先说明的好。
抑郁症难道真的是神经递质的不平衡造成的?专家给你答案!
这些症状可能是对躯体疾病的情绪反应或主观反应,也可能是这个人合并有需要治疗的抑郁症。4.人格因素:悲观、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维模式、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较容易发生抑郁症。我们了解,疾病重在预防,我们只有对抑郁症的病因充分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在战胜它的道路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真的不幸患上了抑郁症,也不要过分忧虑,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当我们的心改变了,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安定,身体也就恢复健康与和谐,神经递质自然也会达到平衡。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化工厂,具有修复能力,只要内心健康、和谐了,身体就会自动展开健康的运转。
梅语头条||愿天堂没有抑郁症!峨眉山宁远籍女子遗书曝光引发的思考……
2、经济水平:和所谓『常识』刚好相反,收入越低越容易得抑郁症。在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的抑郁症发病率远高于城市,体现在少量的研究报告以及官方都承认的农村高自杀率上;这一局面被近些年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给逆转了,多个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近几年自杀率大幅下降,归功于城市化进程。以后会怎样还未知。3、性别:女性患者数量达到了男性的三倍之多。除开生理因素,女生在其他方面要承受压力等,严重的比如性侵犯,程度不同可能非常多见,女性在异性关系之中会面对一些不对等的处境。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承受来额外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女性和男性在在自尊、自我概念以及应对社交的方式可能有差异,是抑郁的风险因素。附女子绝笔遗书,以警后人!
"我害死了我的抑郁症女友"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前任和我都是抑郁症。爱是热烈的,但最后还是选择不再互相折磨,这也许也算是一种因为爱的放弃。现在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会突然“爆炸”,满脑子就想着怎么去死,其他什么都听不进去,然后逼我不要去想,让我去想其他的事情。还有的时候,我会突然自暴自弃,否认自己,然后一个劲的说自己不好不好,把男朋友推开,他听到我这样说自己都很生气,但是还是会抱住我,说永远都不会离开我,说我有很多闪光点……说真的,是他……一次次都把我从悬崖边拉回来了,我们之间都很爱对方,我也渐渐的看见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我也会继续去尝试改变变得更好♡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影响的是患者周围最亲近的一批人。3.不幸的确诊抑郁症,那么没办法逃避,陪伴她坚持下去,才能够撑到她能够习惯能够控制自己的那一天。
抗争抑郁症
抑郁症从社会获得的支持不够,有的会被家人和同事指责为意志薄弱、没事想太多等,导致病人不敢不愿对外倾诉,并加重患者的悲观绝望,“认为生活没有希望,还因为这个病把工作、家庭搞得一团糟,生活全面受损,并不断自责对不起周围的人,活着没有意思,希望死了就能解脱”。自杀话题,在问诊时必须聊。王刚表示,国外的跟踪随访显示,抑郁障碍的自杀率是4%-10.6%。“这是成功实施的。自杀有几个层次,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计划、自杀行为,从结果看又分成功和未遂。不少患者有自杀观念,但逐渐形成计划,并最终真正实施的人不多。”有些家属带着病人来,听王刚一点点询问,最终引出病人的自杀观念讲述,“家属都很震惊,觉得这病人很要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有的病人很敏感,问到这种话题,他会让家属出去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