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人,到底有怎样的灵魂?
03面对抑郁,我们最常见的4种反应抑郁是条“黑狗”,当他如影随行地跟在身后,我们常常会有4种反应:①劝解自己说,想开一点就好了②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恐慌害怕③感到羞耻和自责,不敢求助④试着调节但没有用,不知所措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恰恰正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每多一份忽视,多一丝恐慌,多一些无助羞耻,都会让抑郁变本加厉,让我们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无力感和压抑笼罩。想走出抑郁,回避、压抑这样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
没有感情基础和共同语言的婚姻,还值得坚持吗?
其实,在帮助的过程中也有发现陈先生有社交恐慌,于是董老师就陈先生的交往恐慌进行了辅导,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演练,让陈先生不再恐惧和焦虑,个性稍微偏向外向。当上面这些有达成之后,就去帮助他们夫妇调整日常的生活安排和互动方式,彼此向对方付出满足各自的需要,达成一个约定并坚持尝试推行,并不断完整和完善。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夫妻共同辅导,两人的生活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李女士不再压抑和抱怨,陈先生也不再因为妻子的抱怨而压抑,两人能真正的交心相处。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丨心理需求测试
而随着抑郁的加重,很多人往往会经历从“不开心”到“不想活”的一个转变。但抑郁并不是不可控的,我们的人生可以再好起来。在20多年里,帮助7万多人走出心灵困境。他说,“这么多年来,我看到无数人被抑郁困扰的人走了出来,找回了快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我疗愈能力的,我们都可以甩掉抑郁,只是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来帮自己。”那么:面对抑郁我们可以怎么自救,拿回生活掌控权?如何走出抑郁的状态,重见生活中的阳光?如何帮助身边抑郁的人,重获快乐?
抑郁症的罪魁祸首是谁?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将会越来越清晰,也能为预防和对因治疗抑郁症提供有利的依据,最终让我们跟抑郁症说“Bye-Bye”!
结婚二十年,我的婚姻如一潭死水——面对抑郁质婚姻
因为生活的压力,我们会发现身边具有抑郁心境、抑郁情绪的人越来越多,在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压抑,不快。我们短时间的相处都会产生这么多不快,何况是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呢?如果家庭成员中存在一位具有抑郁性质的人,整个家庭都会被这个人的“怪脾气”带入到了一种非常畸形的婚姻家庭秩序中。在《有毒的爱》中提出了一个“毒父母”的概念,意思就是有些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却实实在在的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而这些是其他人所难以察觉到的。抑郁质婚姻的形成,但是因为抑郁的问题总是愁眉苦脸,对待家人总是非常苛刻、冷漠,结果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家庭关系。而他的孩子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大,认清自身的某些缺陷,只要不讳疾忌医,主动配合,青岛电视二台生活快线节目报道百合网一位VIP会员13天找到满意的另一半!
产后抑郁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缓解而逐渐消除。抑郁症患者时常有自杀念头,发生自杀的比率高达60%。雯雯的情绪状态,比较突出的是压抑感、无限扩大的悲伤。针对压抑的情绪,我表达了对她目前状态的深切理解,让雯雯进入角色,分别对着代表公婆、丈夫、妈妈的位置,去真实表达她的内心。结束时,雯雯告诉我,她感觉舒服了很多,并感到胃部有很多气体往上排,胃部的胀痛感在缓解。事后,雯雯反馈她回到家,不知哪里来的力量,就跟丈夫表达了自己许多的感受,包括和公婆相处的矛盾、目前抑郁的症状。丈夫听了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指责自己,对待自己的语气缓和了许多。针对无限扩大的悲伤,我采用缩小和转化悲伤的方案。一是认知的重构,二是实际行动的引导。
在婚姻里读懂男人的“脆弱”
我当然是相信爱情的,这对女性来说更容易和自然些,可是对于男人来说,愿意相信爱情,必然意味着放下防御,脱下盔甲,柔软地去亲近自己和另一半。要爱会受伤害,因为在意所以脆弱。而不爱又会孤独得在盔甲里死去。这真的不容易,没人保证不受伤。这是个永远都会纠结的命题。愿意相信爱情后,还有一个问题经常让男人渴望而担忧地纠结着:我是否还能去爱?这确实是一个现实担忧,毕竟我们不能只活在幻想里面,但幻想到现实满足,却经历着千山万水。但奇怪的是,问这些问题的男人,骨子里都是愿意去相信爱情的。实际上,我眼中的男人其实更渴望爱情。因为恐惧而压抑,因为压抑而渴望。这样的渴望就像随时要爆发的火山,只不过你并不知道它何时爆发,或以何种形式爆发。
情绪管理失调与暴食症▎基于国外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发现,与健康女性被试相比,压抑负面情绪(而不是重新评估情绪)的暴食症女性暴饮暴食欲望增强。在Svaldi等人[71]的研究中,首先对暴食症女性被试和相似体重的健康被试组通过压抑和认知重新评估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接下来,她们被随机分配到采取任一情绪管理策略的负面情绪诱导组,之后再进行味觉任务。相比于采取重新评估情绪管理策略的被试来说,压抑组的被试卡路里摄入量会更多。总而言之,与健康被试组相比,暴食症被试摄入卡路里更多。这些研究结果的差异可以解释为,暴食症个体往往更频繁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而甚少对负面情绪进行重新评价。控制组条件(‘自然反应’)的被试采用压抑情绪管理策略(尽管程度较低)可能是因为她们的自然倾向[71]。
抑郁症知识: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婚姻关系
此时人们需要就着抑郁情绪去自我探索,去释放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悲伤,然后才能慢慢好起来。如果此时进行了药物治疗,反而阻碍悲伤的释放,导致抑郁的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