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焦虑症、抑郁患者的救赎:我用四年的努力,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这可能是很多病友都会有的做法,不过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好好吃药,每天按时服用药物,别老想着停药。还有就是那本书对我的帮助,就是让我知道了该怎么去面对焦虑和抑郁,让我去接受它以及它所带来的一切躯体症状,接受自己现在有的不好状态,并且带着它们一切生活。不要抗争,不要挣扎,完全的接受。我开始尝试着接受我的头痛,胃痛,失眠,心态加快,呼吸困难等等的症状,我告诉自己不去担心,不去害怕,以后我就带着它们生活。我不再烦躁,苦闷,我接受失眠,接受心跳加快,我知道这不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而是我的神经在吓唬我。就这样,渐渐地我开始好转,可是仍会有复发,不过我鼓励自己,没事从头再来,就这样有熬过了2014年。这时候已经到了2015年,里面就是写到焦虑抑郁的患者不要轻易停药,一定要好好吃药,要相信医生。于是我开始反思我的行为,两年里病情起起伏伏,与我的不当治疗措施可能有关。
明朗解忧岛 | 网上玩,不要太认真!
我父亲今年63岁了,去年查出来有些脑梗,他就老怀疑自己身体有问题,想住院。带他去医院检查没什么问题。自己老胡思乱想,怀疑很多东西,很固执。长久失眠,他曾今还有自杀的想法。满脑子都是消极的想法。情绪时好时坏,在家里基本什么都不干,锻炼身体也是数着时间去锻炼。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如果是确诊的抑郁症的话,就按时把药给吃上。但我感觉似乎症状不完全是抑郁症,最好带去身心科确诊,还有老人都有对衰老及死亡的恐惧,化解的办法就是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多和他聊聊天,子女多和老人在一起呆呆,不要指责也不要就病的问题太多去劝导。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超过1/3患者需至少10年才能确诊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但国外有一项研究发现,超过1/3患者需要经历至少10年才能得以确诊。很多人会因为长期情绪低落去医院就诊,但对于情绪高涨却不太能觉察。“临床上一个难点是,如果双相障碍患者还没有发生过躁狂表现,或者轻度躁狂没有被觉察,医生没有仔细询问患者过往表现,都可能带来误诊。”前者需要抗抑郁剂,但后者要以情绪稳定剂为主,在使用抗抑郁剂药物时需要非常谨慎,否则药物诱发躁狂,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何红波主任提醒,一般起病年龄小的“抑郁”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好等特征,有家族史、有自伤行为,在用药选择和剂量控制上均要更为谨慎。“难治型抑郁也要第一时间考虑双相障碍的可能。”
“我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也许那是我们无法触及的世界,但当我们去陪伴去倾听,也许他们的孤独空间可以被打开,而不是一味去逼迫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他们需要的是一束光,一束可以带他们看得见的这个世界的光。那个孤独的世界中也许有我们的影子,一年年攀升的抑郁症患者的数字触目惊心。他们不是矫情,他们只是被关上了一个大门,他们无法自主选择出来,那道大门太沉重永远都掰不开抑郁症永远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我自己也了解不深,但我知道一个人在密闭的空间里是多么煎熬,一道枷锁束缚在自己身上。抑郁症是一种“病”,帮助患者勇敢跨出一步,而这一步需要耗尽他们所有的能量,接触这个世界。配合治疗,只有大家都了解重视,才不会觉得那只是简简单单的事,他只需要我们大家的光。勇敢走出来,才可以看到这个世界。
秋天聊聊抑郁症
我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寄情书中泼墨纸中,更加有想帮助他人的动力,一方面要帮助来访者缓解这些症状,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另外要做的就是让他去理解为什么我抑郁了,有没有一些自己性格层面上的问题,还有一些对于一些事件的发生我的应对的问题,包括我前面提到的自尊心、人际关系、社会、家庭等等问题,很多很多。把这一部分也做好了,就会像我现在这样,感谢当年的抑郁症,给我带来新的变化。在30岁到50岁的这段岁月里,我也遭受过背弃,遭遇过不公,甚至被人算计。但因为我得过抑郁症,有了免疫力,一点也没有影响我成为现在的自己,正直,善良,乐观,开朗,积极,上进,热爱生活,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成功的人,达到了马斯洛自我实现境界的人。四、送你一根“测抑棒”,希望不会看到第二根红线。
再也不会轻蔑一个抑郁症患者
经过这次,不管起因是人生大事还是生活琐事,甚至没有具体原因,我都不会再轻蔑一个抑郁症患者,更不会轻易理解成多愁善感物、喜己悲之类。抑郁症可能降临在任何一种性情,甚至任何一个人身上,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有些人有些事,不能做到完美,更不能立即知错就改,但是,要接受任何模样的自己,自己不能接受自己,那就没得玩了。但是不能放任一个差的自己,尽量帮助它一天一点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放在明天,等待自己充满希望去遇见。
抑郁症究竟有多可怕,我们采访了100位知情人
我的家族有抑郁症史,五年内,表弟跳楼、大姑长期住在医院里。两年前,外甥去美国念书,也患了强迫症。这些给了我很大压力,最终也患上抑郁症。好在我懂得向寻求外界帮助,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效果,在画画的过程里,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就像被硫酸溶解了一样。有时感觉一个庞然大物压在自己身上,又是有感觉是一团模糊的黑影。有一天我终于感觉那团黑影开始消散了,早上醒来我都能感觉到有一束很强的光。我想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能够感觉到那束光,离解脱就不远了。
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听听经历过的人怎么说
我的家族有抑郁症史,五年内,表弟跳楼、大姑长期住在医院里。两年前,外甥去美国念书,也患了强迫症。这些给了我很大压力,最终也患上抑郁症我想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能够感觉到那束光,离解脱就不远了。
抑郁大多数人都会遇到,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抑郁症的自我调节每个人进入抑郁状态的原因完全不同,因此,参考他人经验而寻找属于自己独特面对方式,是我以观察、思考及经验推荐面对抑郁的最佳途径。我愿意分享一些曾经对其它人有用的方法,但请了解每种方法只对某一部分情况有效,并无一种可以全能,你仍需要努力寻找自己答案。有抑郁倾向的人,抑郁症的书籍,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我的那条叫做“抑郁症”的黑狗》等。你要相信,接受正规的治疗,康复率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跳楼前一天,她说她还想上学:庆阳坠亡少女最后的疾病生活
在庆阳市西峰区的不起诉决定书中,李依依被认定于9月6日在庆阳市中医院诊断出抑郁症,不起诉理由之一即是“无法界定李依依的抑郁症与吴永厚的猥亵行为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庆阳市中医院接诊过李依依的医生陈邦荣告诉本刊,李依依去就诊的时候,曾跟他说过被老师猥亵事情。他当时对李依依确诊了抑郁症,陈邦荣说,他当时没有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判断是因为,“抑郁症也罢,创伤性应激障碍也罢,两个治疗是一样的,用的药也是一样的,所以(用什么名字)对我们来说不是很重要。”这份时间错误的诊断书后来被李军明作为证据提交了警方,陈邦荣记得,警方也去找过他一次,他的判断依然是李依依的抑郁症和猥亵行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