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 Spade自缢身亡,得这种病自杀率是常人10倍
方贻儒指出,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不当使用抗抑郁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从抑郁发作转向躁狂发作。如何制服双面人生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他们的人生呈现“双面性”,两种极端的状态交替出现或纠缠在一起,让患者身心俱疲。正确的治疗方式,能够引导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渐入良性循环的佳境。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真正的躁郁症吗?
具体来说,多数病人首次发病表现为抑郁症状,随后的发作尽管出现过躁狂的表现症状,但被患者或医生忽略。因此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在接诊抑郁症患者时,患者也要在医生的询问下提供相关信息。
从亲子互动模式去解读变态心理的新书
/050抑郁症:当一个女人遭遇无性婚姻/060抑郁症:我的生命如同是别人的生命/072抑郁症:一犯错就打自己耳光的女孩/081第四章双相障碍——躁狂与抑郁的轮回/091躁郁症:时而癫狂,时而抑郁/092躁郁症:我行走在诗意而蹩脚的人生之中/102躁郁症:我觉得我妈妈很恶心/113第五章焦虑障碍——深入骨髓的恐慌/121焦虑症:一学习我就要看手机/122惊恐障碍:我想要一个妈妈/133恐惧症:我为什么这么害怕一个人的夜晚?
我正在樊登读书听《我战胜了抑郁症》,好书与你一起分享。
④非典型性抑郁指通常表现出与非忧郁型抑郁的一般特点截然不同症状的一型,例如食欲不但没有消退反而不断增加、嗜睡而不是失眠。不过与非忧郁型抑郁一样,患者通常会因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而振作起来。(2)二分法将抑郁症与躁郁症拆分开来,通过发作时的症状分为单相抑郁及双相障碍。①单相抑郁发作时只会经历抑郁发作。②双相障碍发作时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研究人员发现双相障碍大多为忧郁型抑郁及精神病性抑郁
我们离抑郁有多远?十条症状判断你是否有“抑郁症”
我们很多人对情绪存在误解,认为有抑郁情绪就是矫情的、软弱的、不理性的。事实上,每种情绪的产生,都有其意义,抑郁情绪也不例外。如果你自己区分不了自己的状态,解决不了自己的情绪问题,一定不要认为是自己没有用,也不要以为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更不要碍于面子,羞于向人求助。该找专业人士帮忙的时候,请务必积极求助。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待抑郁症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可能有不少人误解抑郁症只是情绪问题,或者拒绝承认抑郁症也是一种疾病,因此特别排斥药物治疗。请记住,抑郁症,绝不是因为一个人性格不好或者意志薄弱而造成的。它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就像口渴要喝水,骨折要上夹板一样,抑郁症也有它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抑郁了,不要
你离抑郁症有多远?丨专业抑郁测试
而职场不分性别,所以都市职业女性,在职场压力、生理、社会环境的多重因素之下,更容易出现“微笑抑郁”。03微笑抑郁“自救指南”事实上,微笑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鼓起勇气去面对,你终将会战胜它。正视自己的抑郁情绪,不要太懂事自我麻痹和告诉自己“我很好”并不能消除抑郁,所以你大可不必太懂事,害怕因为承认抑郁而给他人带来负担。正视自己的抑郁情绪,不要遮掩和逃避,去面对它、挑战它,抑郁的黑狗终将落败。撕掉微笑的假面,真实的对待自己区别开工作与
抑郁症如何防止复发
【审稿专家】擅长对强迫症、抑郁症【汪卫东教授与TIP疗法】汪教授独创的TIP(非药物)疗法开创性的将中医与从人格出发根源上治愈强迫症、抑郁住院2-4个月即可回归正常生活,并且基本无任何药物副作用与复发可能。
8个症状自测抑郁症:符合一半以上,说明你真的患上抑郁症了
当然,除以上外,抑郁还可有肝因亏虚、心阴亏虚、痰气郁结等类型。而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抑郁,除在情志上调节外,也许进行对症调理。如肝气郁结者需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气郁化火者需清肝泻火,气滞血瘀者需理气化瘀等。常用成药包括柴胡疏肝散、安乐胶囊、血府逐瘀丸、丹栀逍遥丸等。抑郁的日常调理对于抑郁的调理,主要还是应从日常着手。1、培养良好的人格与社交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与人格特点有很大关系,自信者总容易从不良刺激中快速脱离,而有更多朋友的人也能在集体中寻求温暖,从而帮助自己脱离抑郁。2、培养兴趣广泛的兴趣是摆脱抑郁的良方。其实你能发现生活中那些容易抑郁的,往往是生活较为单一的群体。因此,多培养一些兴趣,不仅能使人快乐,也能
抑郁大多数人都会遇到,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请将抑郁视为同伴而非敌人,处于抑郁当中的人会感觉痛苦,因此将抑郁视为仇敌可以理解,但若想要解开心结,倾听自己内心并将抑郁视为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启示,承认自己长期忽略了很多重要东西,并开始直面。若能因此将抑郁视为自己的内心提示者,将抑郁状态当作内心声音正在同行,大多数人会有完全不同体验。有的经历抑郁的人会说,抑郁来了,欢迎来坐一会,这对很多人会是很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