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难过的是:抑郁本身还是催促他们积极向上的人?
用同理心去让病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宽慰,最后将其拯救。图/《丈夫得了抑郁症》电影是美好的,治愈的,给人以阳光、正能量和鸡汤,可事实上,抑郁症的诱因之一,它更多的是一个导火索的作用,而非拯救者。因为过多的牵绊,过多的希望,过多的悲伤,让病者感受加倍的孤寂和困苦。直到最后他们会觉得只要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就好了。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免会有疲惫、焦虑、无奈等消极情绪的时候,但常常迎面而来的不是疏导而是指责,家庭、社会对于抑郁症根深蒂固的偏见,导致了悲剧一出又一出的上演。上周峨眉山景区决然跳崖的21岁女生,虽然留下了遗书,但我们还是无法得知跳崖那一刻,她最后想到的是什么?是解脱吗?还是难过?
关于抑郁的几个常识——李孟潮(心理科普)
你也这样认为吗?还是不是?有些哲学家认为快乐就意味着欲望的满足。你呢,你也这样认为吗?还是不是?还有哲学家认为,快乐就意味着消除欲望。你呢,你也这样认为吗?还是不是?那么,你认为快乐和抑郁的关系是什么?只要不快乐,就会抑郁吗?只要抑郁,就不会快乐吗?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抑郁的对立面并不是快乐。比如说,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女性的抑郁者要比男性多。如果抑郁的反面就是快乐的话,那么男性的快乐程度应该比女性高,但是,测试发现,不是这样的,男性和女性的快乐程度是一样的。这证明了,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也许你已经有体验。当你摆脱了抑郁后,你并不会快乐起来,只是感觉到痛苦消除了。是的,快乐和抑郁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可以同时存在。痛并快乐着,就像你对一个人可以又爱又恨一样。
21岁女孩峨眉山跳崖身亡!遗书:我得了抑郁症却总有人说是脆弱……
我国每年有30万人自杀,抑郁症是其最主要原因。得抑郁症是怎样一种感觉?详情戳视频事实上,抑郁症真的很可怕秦小青希望这段安德鲁·所罗门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采访抑郁症患者的真实事例演讲能让大众感受到抑郁症的“危险”认识发现及防治抑郁症你有哪些可以做?
青少年抑郁症急救宝典
面对抑郁症子女起伏不定的情绪、时而冒出的自杀意念,就会是父母需要走过的第二关。我所接触的家庭中,有一大类的父母,是站在一旁观看着、并对生病的子女说:「你要自己振作啊」、「不要让抑郁症状打败你」……,但通常孩子的反应是更加激动与愤怒的回应:「我就是没有办法。」「正向思考在病到一个程度之后都是没有用的,在之前可能有用,可是旁人无法判断情况到哪里,过了一个点之后,反过来象是攻击,提醒你做不到这些事情。」这时候,过度正向的鼓励、指导、或建议,对抑郁症的子女来说,就反映着父母虽然想接受自己的病,但还是无法理解自己在疾病中的经验与感受,或是透过建议,让父母自觉还帮得上忙。此时的父母象是一个无助的旁观者,透过对罹病的子女加以评论并给予指点来协助子女,引发的感受经常是疏离而令人不舒服的。
员工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这九句“关心”话不要说》,贴在下面了,供大家参考。01你过得这么好,怎么还抑郁啊?(抑郁症不是矫情不知足,它和我的财富、地位、阅历无关)02你只是心情不好,想开点,开心点。(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它和抑郁情绪不是一回事)03去运动一下/旅游一下/休息一下/吃点好吃的就好了。(抑郁症剥夺了我的兴趣和感受快乐的能力,这些方法没有用)04我也会这样,就是懒嘛。(懒只是不做不喜欢的事,我是想到喝水要拿杯子就都觉得累)05你总是这么消极,当然好不起来啊。(消极是抑郁症带给我的症状,而非导致抑郁症的原因)06是因为之前那件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独白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疼痛或是瘙痒的折磨,而罹患情绪病的人,在发作时就像是每时每刻在经历着全身又痛又痒的折磨。这一刻的痛痒症,可能停止了,但下一刻呢?什么时候会发生?会持续多久?但未知并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每个情绪病患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痛痒症一旦出现,只能是控制不能根除。但好也好在,毕竟它是能够控制的。走出了自己的情绪病。她告诉我说,其实那一人一猫并没有真正地去做什么,他们只是任由她自己去寻觅方法。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被激发出了求生的本能,她决定去改变自己。当然,偶尔她还是会陷入黑暗之中,但经过自我的调节,她却也变得越来越坚信自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病。
跳楼都因抑郁症?要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警惕这些自杀信号
抑郁症患者会不会出现幻觉伤人?抑郁症患者很少出现伤人的情况。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疾病,抑郁症再严重也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这两种病井水不犯河水。但很多精神分裂的患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也满足抑郁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确实可能出现幻听、妄想。但这种幻听一般都是和“自责”有关,因为严重抑郁的患者有时会有自责的想法,他可能觉得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才会得病,我有罪,生病是对我的惩罚,我要是不死可能会对我的家人进行惩罚。”他们的幻觉和妄想基本上都和“自责”“自罪”有关,但随着患者情绪的好转和改善,这些症状也会彻底消失。抑郁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人的感觉或评
抗争抑郁症
“中国人特别忌讳提到死,这必须得有技巧,先建立信任感,再试探跟自杀相关的问题,一般会问些开放性的话题,比如你觉得生活有希望吗,对未来怎么安排,让他随便说。或者更委婉一点的问题。”王刚说。碰到有自杀计划的病人,他会建议对方住院治疗,并联系病人的亲友告知其严重情形。对抑郁症的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全国2000多个县,有精神专科医院的只有100多个。更多的患者因为疾病认知、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等,不会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患者。伍华是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基金会经常收到患者来信或留言,他们的无知、无助和无望很明显,不少患者的问题就是询问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该到哪看病,没有钱治疗怎么办。
哪些人容易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听起来就是一个“很难过”的病,但其实它是一种病,一种像感冒发烧癌症一样的病,只不过这种病不是明显的身体残缺,而是情绪的崩溃。既然确定是“病”了,那就该请专业治病了!为什么夏季更容易出现自杀?高温下,有自杀倾向的人实施自杀的可能性要比平时高出很多!前一阵,指出,气温每升高一度,我们的自杀率就会直接往上升,空调也阻止不了自杀。早在19世纪,医生就观察到,自杀率在一年中会出现一个“夏季高峰”,尽管当时人们曾经认为这个高峰还可能与“日照时间增长”(白天太长)有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温度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明显的自杀影响因素。夏天自杀性案件频发,一方面与新的诱发事件有关,一方面与天气也有关系,天气热,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