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如何走出抑郁症?他们告诉你答案……
很多不理解的人,都以为抑郁无非是对生活感到失望,是心情不好,是无病呻吟,是矫情但实际上抑郁症是哪怕你的生活非常顺利,却依然时刻感到绝望,痛苦的想去死掉。这种感觉就像你每一粒细胞都发出悲鸣,每一条神经都在流血,你的体内像两军对垒。很多患抑郁症的人,大多看上去开朗又活泼,然而有他们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有无数次想要自杀的冲动。之前一个关于抑郁症的演讲中,主讲的抑郁症患者说,他们不去死的原因,仅仅是为了不伤害身边的人。抑郁症大多原因是生活中的每一块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作的压力,事业的焦虑,家庭的破碎,爱情的毁灭。每一个,都会成为抑郁症诱发的原因。当你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去看医生,积极配
哪些人容易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听起来就是一个“很难过”的病,但其实它是一种病,一种像感冒发烧癌症一样的病,只不过这种病不是明显的身体残缺,而是情绪的崩溃。既然确定是“病”了,那就该请专业治病了!为什么夏季更容易出现自杀?高温下,有自杀倾向的人实施自杀的可能性要比平时高出很多!前一阵,指出,气温每升高一度,我们的自杀率就会直接往上升,空调也阻止不了自杀。早在19世纪,医生就观察到,自杀率在一年中会出现一个“夏季高峰”,尽管当时人们曾经认为这个高峰还可能与“日照时间增长”(白天太长)有关,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温度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明显的自杀影响因素。夏天自杀性案件频发,一方面与新的诱发事件有关,一方面与天气也有关系,天气热,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升温。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千万别放弃自己!希望每个人都看看
当我未曾患此病时我总觉得情绪病就等同精神病,我会联想到躁狂症、精神失常、痴痴呆呆、甚至自残及暴力的事情。一想到要看精神科医生就联想到“精神病院”这一类的画面,可能是受到媒体或电影的过分渲染所引起。焦虑症或抑郁症不像其他伤科痛症有明显的症状,它是一种“隐形病”。患者在未病发时与常人无异,要长期相处及情绪失控才能识别到。当自己患上情绪病,我第一个反应是不愿接受、抗拒及不知所措。其实情绪病或抑郁症在整个精神病只是等同伤风感冒般的小儿科。正如我早前所讲这种都市病很多人都会有,而且好多人连自己患了抑郁症都不自知。这里有一个抑郁症的专业自我测评可供大家自我检查,同样也可用来检视身边朋友及亲人是否有抑郁症状。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白:千万别放弃自己!希望每个人都看看
这场战争不会有任何赢家,更不会有外援,在这场战争中你的敌人就是你的心魔,抑郁症就是这样可怕的一种病。没亲身经历过是不会了解的。抑郁症无疑是十分可怕的一个病但并非绝症,一定要相信医生及药物能帮到患者。医疗过程虽然痛苦及漫长,但只要有信心及耐性都一定会渡过去。所以千万别放弃自己及任何医治机会,加油!如需帮助,
Kate Spade自缢身亡,得这种病自杀率是常人10倍
发病年龄上,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美国有做过全国性的调查,大概有50%,也就是一半的双相障碍病人起病都在20岁之前。“在门诊中有碰到很多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很多的孩子都是十几岁就出现了问题。抑郁症相对起病要晚一些。”方贻儒说。近四成误诊为抑郁双相障碍平常的病程演变是波动的,情绪有高有低。有的人有缓解期,就是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一次,抑郁发作一次后,就缓解了,然后又重新发作。有的人就没有这个缓解期,一直在不断的波动当中。轻躁狂的时候,患者给人感觉是有点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感觉思维很快,反应非常迅疾,要求和想法可能会比较多,有时候会造成他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但也有可能造成他乱投资乱消费,可能会做吸毒等违法乱纪的事情。
抑郁症患者难过的是:抑郁本身还是催促他们积极向上的人?
用同理心去让病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宽慰,最后将其拯救。图/《丈夫得了抑郁症》电影是美好的,治愈的,给人以阳光、正能量和鸡汤,可事实上,抑郁症的诱因之一,它更多的是一个导火索的作用,而非拯救者。因为过多的牵绊,过多的希望,过多的悲伤,让病者感受加倍的孤寂和困苦。直到最后他们会觉得只要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就好了。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免会有疲惫、焦虑、无奈等消极情绪的时候,但常常迎面而来的不是疏导而是指责,家庭、社会对于抑郁症根深蒂固的偏见,导致了悲剧一出又一出的上演。上周峨眉山景区决然跳崖的21岁女生,虽然留下了遗书,但我们还是无法得知跳崖那一刻,她最后想到的是什么?是解脱吗?还是难过?
该拿什么拯救你?这恼人的抑郁症!
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当发现自己有了抑郁症,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选择。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个人缺点,而患者也认为随时间流逝,抑郁症的症状便会消失,或者他们无助得无法向他人求助。患抑郁症并没有什么不能对大家公开的,只有多和朋友及家人交流,才能帮助自己战胜抑郁。
死而复生的第一代网红,这次因为离婚上了热搜
正如沉珂所说,她的生活自始至终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但看官太多,添油加醋,一个抑郁症少女通过网络被描绘得乱七八糟。后来,沉珂服安眠药自杀,自己拔了管子,一心寻死,然后就死了。死而复生的陈珂2015年,沉珂突然“死而复生”了,网名“幽灵木偶偶”,我是沉珂。其实13年天涯和贴吧之类的地方就已经有人开贴说过“沉珂没死”这件事了,只不过那时的沉珂还想一口咬定自己不是沉珂,只是长得像的人而已。一次一次的舆论还是让她不堪其扰,“直到有一天看见有人对我说,别害怕。你曾参与了我的青春,我只想要一个确定的答案,确定她如今过得很好,就够了”,她也终于决定把一切都摊开来讲。
青少年抑郁症急救宝典
面对抑郁症子女起伏不定的情绪、时而冒出的自杀意念,就会是父母需要走过的第二关。我所接触的家庭中,有一大类的父母,是站在一旁观看着、并对生病的子女说:「你要自己振作啊」、「不要让抑郁症状打败你」……,但通常孩子的反应是更加激动与愤怒的回应:「我就是没有办法。」「正向思考在病到一个程度之后都是没有用的,在之前可能有用,可是旁人无法判断情况到哪里,过了一个点之后,反过来象是攻击,提醒你做不到这些事情。」这时候,过度正向的鼓励、指导、或建议,对抑郁症的子女来说,就反映着父母虽然想接受自己的病,但还是无法理解自己在疾病中的经验与感受,或是透过建议,让父母自觉还帮得上忙。此时的父母象是一个无助的旁观者,透过对罹病的子女加以评论并给予指点来协助子女,引发的感受经常是疏离而令人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