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老年吵架要离婚,作为子女的你「劝离还是劝合」?
来看看家庭咨询师的解答:我觉得你像个拯救者,想拯救爸爸、妈妈,也想拯救哥哥、姐姐,你看到家人因立场不同有所对立,心里害怕焦急,想拯救整个家庭,免于破碎。你留言来求助是好的,不过我想先提醒的是,过度涉入父母亲的事,想帮忙他们解决问题并不是很恰当,很多事不是你能做的。你说爸妈已经快八十岁,如果他们真要离婚早就离了,不会撑到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关心,特别是妈妈。妈妈可能经历过很多事,有很多辛苦,不仅是在现在的婚姻,她的原生家庭可能也是如此。爸妈可能都有来自过去生命的痛苦我猜妈妈的原生家庭,可能跟你们现在的家庭类似。外公可能也不太负责任,所以外婆也过得很辛苦。
冷暴力才是婚姻家庭中最大的毒药
所以这种情况我会让他回家,先觉察自己一天,看看自己一天情绪的变化,很多人一天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情绪没有表达出来,自己有太多的无奈和委屈和无助,这个人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释放掉这些情绪,同时把问题从爱人身上引到觉察自己上,慢慢的这个人就会改变,当然身体也会改变,包括婚姻关系。我的建议是,人人都要学些学,这样才能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才能允许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有时会对其中一个咨询者讲,你就像一个单位的副经理,提建议是你的义务,采纳是领导的责任,你说了他不听你也不生气,在家里就当那个副经理,卸下了自己的责任,何乐而不为呢?谁不想给日子过好呢?当个绿叶不也是自己的风景吗?
分析2018年心理咨询师职业前景及就业现状
APA(美国协会)就有53个学科分支。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医生。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在美国,有30%的人定期看医生,80%的人会不定期去诊所,甚至总统们的问题也无法隐蔽,1972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在白宫特别设立“总统健康委员会”,专门为总统提供咨询。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相关数据显示,每1000人中就有1名咨询师,中国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锋教授说,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和障碍的患者多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3000万人;而来自国际治疗大会的数字同样表明,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咨询或治疗。
你是怎么丧的偶?
以前就有咨询师专门讨论过这个事。在他看来,一个三人以上的家庭沦为“假性丧偶”,其原因不可能仅出现在某个人身上,也就是说,一个当爹的在家里没有存在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选择,背后也多半有另外两位“受害者”的合谋。举例来说,那位咨询师在接触问题家庭的过程中发现,最急于解决问题的女性,偏偏是最不在乎男性意见的人,她们总是在不停的抱怨,似乎只要进行充分谴责就能让男性哭着回归家庭。如果事情真有那么简单,那还不如上豆瓣发个帖子,效果肯定比咨询师那好,还便宜。这当然是个玩笑,但不可否认,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先觉条件不是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该被安慰,谁又要被声讨,而是承认并正视父亲角色的存在,他没死,他就在那。
为什么情侣吵架,动不动就提分手?
如果母亲在那一刻不够好,就会觉得母亲不爱自己,进而变得愤怒,去贬低。分手,就是不能够承认对方也是人类,有缺点,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不能容忍这一点,就不得不切断关系,然后想要换一个更好的,更完美的,美其名曰:寻找真爱。一个手机用着不顺手,我们可以换更好的。这是商业社会的伎俩:当你拥有XXX,你就会得到幸福。如果这样的思维用在亲密关系上,就会无意识的想要抛弃现有的,不完美的对象,换一个更好的对象,误以为会得到幸福。但是,这样的动机,往往让人无法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而过高而不合理的期待,势必导致下一次的失望。幻想,期望,寻找,失望,无限循环。分手不能解决问题,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分手只是回避了问题。
什么?心理咨询师日薪9000?不如我们去当心理咨询师吧!
(尽管当时我还搞不清医生和咨询师)高中的时候,在学习之余我开始看学的书籍和电影(不是伪学成功学神马的……),班里的同学也经常向我诉说心事。大学选专业前,舅舅找了个新的女朋友,是学学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学会计了,爸妈啧啧惋叹。过了几天,妈妈的朋友来我家做客,说亲戚家的孩子学的学专业,老大不小了没车没房还没女朋友,还整天神秘兮兮的。爸妈调侃说选择这专业的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还好女儿应该没这打算……结果我却打了他们的脸,我不仅学习了学,还走上了咨询的「不归之路」……(@一叶萩)4有人说,如果你爱一个人的话,就让他去学习学吧,因为它可以让人更了解自己;也有人说,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当咨询师吧,因为……它!会!让!你!变!穷!高考时,老爸说,去读学吧!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会谈只是一种形式,咨询师会更多地倾听,秉持“中立”原则,如一块白板,让来访者将自己的客体表象尽可能真实地投射于白板之上,从而“看见”盲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咨询师更容易患上疾病吗?(其实他们有“心”技能)咨询师有自己的督导老师(即咨询师的咨询师),来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与了解,一旦出现警报,也会动用自己的资源,去尽快进行处理。找学专业的朋友为我做咨询(“你学学的?那能给我咨询一下
离婚后,别因为“害怕失去”而不敢再婚,那样会错过属于你的幸福
这种负面是一种障碍,你必须让自己跨过这个障碍,才能重拾幸福。不管你在离婚后有没有再婚的打算,都要克服掉这个障碍,这样你才不会总是有“害怕”和“自卑”的,才能洒脱地做你自己。
惊呆了,原来心理咨询师是这样的!
7、你的咨询师大概不会在公共场合跟你打招呼,除非你主动不用担心偶然在餐馆撞见他并听到“嘿,在咨询室外头见到你真高兴!”,然后恰巧你正在约会。一般来说,咨询师不会在公共场合认出你,除非你主动发起。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说自己是你的治疗师,除非你主动这么说,Bufka谈道。所以可以自在地打招呼,称他们是你的咨询师/瑜伽老师/邻居,或者干脆忽视他们。这个决定权在你,你也可以提前跟他们谈谈这个,如果你担心的话。8、只是去做咨询并不必然会有帮助——你必须参与进来咨询不是譬如你去医院看鼻窦炎,然后拿点抗生素就完事这样。它需要合作——它不是被动地坐着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