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种人类精神疾病大多数人不知道,第7种属于变态心理!
建立了一个最靠谱的科学发射站,每天发射最科学、最有趣、最实用、最生活的学知识!
精神病患者杀人为什么无罪?
即使一个精神疾病患者有过一个犯罪行为,他也可以被认为是“无罪”的,理由是,因为精神疾病他不必为他的行为负责,这是长期以来确定的自由主义原则。姑且这样认为:一个人的躯体执行了那个行为,但是他的并没有犯罪。一个关键的英国案例是有关丹尼尔·麦克诺顿的,他同莎士比亚一样会用不同的方式拼写自己的名字。麦克诺顿受幻觉所苦,认为英国保守党正着手一个杀害他的计划。他决定杀死保守党的领导人罗伯特·皮尔爵士。1843年他开枪射击了皮尔的秘书爱德华?德鲁蒙德,但在开第二枪时被阻止了。鉴于其精神错乱,麦克诺顿被宣告无罪并且被送到了一个安全的精神病院(南伦敦的贝特勒海姆医院,贝特勒海姆是bedlam这个单词的由来)。无罪宣判激起了公众的愤怒。上议院要求法官们制定法律确定,鉴于精神错乱,某些人在什么时候会被认为“无罪”(现在被称为麦克诺顿规则)。
NO! 精神障碍不等于精神病
最终医生会依据临床症状及量表测评结果,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适时给予药物治疗、疏导等,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精神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精神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得不到就要将她毁灭?偏执型人格障碍如何鉴别、预防、治疗?
因为社工是知道自己将来是拿很低的工资,仍然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深入社会,和社会困难群体在一起,自然不可避免会接触到精神疾病患者,他们不仅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消除大众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还要为患者制定康复方案,比如为他们选择康复医院,督促他们服药,给他们的家庭普及保健知识,对不能自理生活的患者需要联系社区照顾机构,为他们申请社会救助等等。所以社工是可以介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照顾的。但是,社工的角色不是治疗者和诊断者,而是信息提供者、照顾者、资源联络者、患者家属的辅导员等等。社工虽然说不能开药,不能做治疗,但是实际上,他们实实在在的无私的行动本身就是治疗,他们的关爱,本身就是一剂良药。社工的无私奉献本身就是治疗昨天我们说了对社会危害很大的无情性人格障碍,今天我们要说说另外一种人格障碍,叫偏执型人格障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创新奉献 护佑心灵健康40年
形成3大专业特色打造“全国一流”具体来讲,“1”是打造1个“中心”:“区域领先,全国一流”的医疗区域中心;“2”是建立完善2个“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3”是形成3大专业“特色”:精神科疑难危急重症诊治特色、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特色、精神疾病社会防治特色;“4”是完成4项“重点建设”: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高等院校教育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中心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5”是巩固和加强5大“特色业务”:扩大和完善咨询中心业务、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康复和医养结合项目、建立完善VIP睡眠障碍诊疗项目、加强和完善物质依赖治疗康复业务、加强和完善儿童精神治疗康复项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焦守广
玩游戏上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精神病?假的!
其实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惊慌,因为who的此标准中也明确提到,只有沉迷游戏严重影响生活,并且持续时间达到12个月以上时,才能被定为游戏障碍(并非媒体所述的精神疾病),就算真的通过了此标准,大部分玩家也不会被判断为游戏障碍。
不能站在精神病人的立场,怎么治疗精神病人
很多人都会认为,精神疾病,神经症问题是最难治疗的疾病。这个我也认同,因为很多时候他们没有自知力,没有意志力。有时候完全活在梦里活在自己的幻想里。但是也不代表精神疾病不能够治疗,我做过很多的精神疾病的咨询,如果能够坚持做完咨询,之后每一年做一次巩固,一般的过两三年都会完全好的,都能在社会上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有的甚至恢复到没生病之前的水平。所以就怕我们对一个人失望,就怕我们失去信心,那样病人就永远走不出来了。一个家庭病了,才会有一个病了的精神病人,一个家庭病了,才会有一个病了的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个病人就会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因为问题的疾病就会引起身体的疾病,很多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都是问题引起的,心结打开了,身体问题症状也就消失了,所以古人说心病还须心药医。
孩子玩游戏成瘾,离不开这三方面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社会、、生物学因素。上瘾的人多有性格上的缺陷或情绪控制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自制力弱、焦虑、抑郁等等。生物学因素上是某种物质的欣快感导致大量多巴胺分泌影响神经中枢,发生了长期的适应性变化,而耐受这种级别的多巴胺以后就愈发的难以抛弃。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全感”,你注意到了吗?
担心患过精神疾病会影响到自己的升学、就业、工作、婚姻等等。害怕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会因此与自己疏远,不能接纳自己。还有部分患者担心精神疾病复发再次给家人带来伤害;担心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对自己身体造成损害;未婚的患者担心出院后找不到对象,已婚的患者担心出院后离婚,害怕自己的疾病遗传给后代,害怕子女亲人离自己而去等等。这一系列担心与害怕集聚了患者内心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