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精神障碍不等于精神病
最终医生会依据临床症状及量表测评结果,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适时给予药物治疗、疏导等,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精神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精神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80、90后容易冲动离婚 原因不过如此!
阿玫通过与她深入沟通后分析,这是典型的冲动型离婚,主要是因为李欢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较重,没有正确认识到她和丈夫组成的这个家,才是她的核心家庭。其实,既然男方挣了钱都交给女方,说明男方是在认真经营自己的核心家庭,在为家庭作经济积累。而李欢却没有将原生家庭和核心家庭分离,把重心放在了娘家,如今李欢觉得“老公对我真的很好”,再也没提过离婚。经过他们回访,现在李欢跟她老公生活的非常幸福。建立核心家庭观双方要平等年轻人婚姻中容易出现问题,阿玫给出了一些建议:“80、90独生子女太多,很多人结婚前依赖父母,结婚后就会把这种依赖感转移到夫妻对方,希望对方全面满足自己。
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 当心冬季抑郁症来骚扰
修身养性,保持心态平和状态与养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养花垂钓、吟诗作赋等,将需要宣泄的情绪得到较好调节,得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人即安和”的效果。所以,要注意调养情智,保持乐观情绪。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但这种“抑郁情绪”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要根据抑郁程度来判别。因此,应对冬季抑郁,首先要正确认识既不要盲目给自己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症状表现来判断检查治疗,进行疏导。
武志红:你虽已成年,但心理还像个婴儿
生理上,我们却仍是小婴儿,但只要我们能够逐渐摆脱“巨婴”,给予彼此独立的空间与人格,正确归因原生家庭,就可以重新构建起美满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上个月,小编采访了著名学家武志红老师,武志红资深咨询师、畅销书作家。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学专业硕士,师从国内著名的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9年成立武志红咨询中心。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专栏,致力于用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巨婴国》等作品。你上次跟老公吵架是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事?你最近一次跟孩子发火是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事?
“你必须结婚”让多少孩子患上抑郁症、躁郁症、回避型心理障碍!
其具体表现为:一般总是不愿卷人他人的事务之中;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心里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害怕惹人笑话或者回答不出问题;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交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很少有或者没有好朋友或知心朋友。如果你日常的行为中有符合上述状态中的4项,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其实,患有轻微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必过于担心,通过下面几方面的尝试,情况会有所好转: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2、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然,如果情况严重,
不离婚,我会好好治疗抑郁症
广州白云医院咨询师李迪琛:来访者现在感觉十分缺乏安全感,惧怕被抛弃。离婚,对她来说就像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她认为,只要不离婚一切都会变好,而离婚世界将会是黑暗的。现在,她的自我比较弱小,觉得自己是无力的,渴望被支持,被关爱,被需要,这样,才能让她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有价值的,就像她说的“我能够变得更好的”。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建议家属和身边的人首先要正确认识抑郁症,降低对抑郁症患者的恐惧与歧视。抑郁症有两种主要原因造成,一是由于我们人的大脑细胞产生了病变;二是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加上患者人格特征等原因造成。抑郁症的人,非常需要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家人的精神支持,这种支持,能够促进患者人格的成长,重建她的自信,患者本身也要积极参与到正常的日常活动中,让自己脱掉抑郁症的标签,从“行动”开始。信息时报记者高化艳采写
离婚后怎么教育孩子 教你4种方法正确引导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有一位父亲带儿子生活,儿子考初中时,分数没有达到预定的标准,父亲出于生气,就说孩子不争气,不努力。其实,父亲冤枉了儿子,儿子学习是非常用功的,仅仅距要求的95分差了1分。儿子很长时间不爱理父亲,觉得父亲不实事求是,要是妈妈在身边,肯定不会这茁壮成长。这位父亲对儿子说:“我一个人拉扯你不容易,你居然不理我!”家教专家告诫家长:“要让儿子给你提提意见,耐心听听有好处。”家长照专家的话做了,了解了儿子的心态,承认自己太偏激,没有肯定儿子的努力精神,父子俩又和好如初了。4、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高情商的孩子,源于父母这样的说话方式
体验。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情绪,也能让他们开始学着去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尽可以大胆猜测孩子某种情绪背后的原因,和孩子交流:“是不是弟弟把你的玩具抢走,你感觉很生气、很委屈?”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感受和父母描述的相符,他们此时会明白,原来这样的感觉就叫做生气、委屈;如果说的不对,孩子也会纠正父母“不是,我就是觉得他烦死了!”他会学着将复杂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教孩子情绪自控能力的第二步,正确认识各种情绪。
精神分裂你真的了解吗?这些危害你知道几种,要小心提防
3、正确认识精神病有的人一得了精神病就悲观失望,意志消沉,甚至完全失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有的家属也不能正确对待精神患者,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这都是受了“精神病不好治,治好了也得犯”的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应当认识到:精神病只是大脑功能的暂时紊乱,脑实质并无损害,是完全能够治好的。4、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全休、半休还是坚持工作的患者,都要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劳动、娱乐、休息和睡眠的时间。每天早晨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以及多做户外活动,保证大脑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少看或不看情节紧张,恐怖、惊险和悲痛的小说、电影、电视,不要过多的思虑问题,尽量减少大脑不必要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