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务干货】抑郁症的评估与干预 | 社论前沿
D.不代表丧亲之痛E.在压力源终止后,症状持续不超过六个月急性:症状持续超过六个月慢性:症状持续六个月或更长时间悲伤或丧亲之痛是另一种可能的诊断,抑郁症也经常出现在许多其他精神和情绪障碍中,循环情感性(精神)障碍也是一种相对很少被诊断出的疾病,包括许多短期的轻度抑郁症和许多短暂的轻度躁狂症状。抑郁症评估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杀风险评估,行为主义观点根据在环境中先行事件(控制刺激)和后续事件(强化突发事件)影响下可观察的行为来解释抑郁症,婚姻和家庭治疗也被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什么人需要心理咨询?做心理咨询就是有病吗?
情感性等精神障碍)及具有幻觉、妄想、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等精神病性症状但对部分患者的预后恢复过程可以适当参与。
婚前隐瞒精神病史婚后复发婚姻是否无效
综上所述,本案中王麟虽然患有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但在登记结婚时并未处在精神病发作期,其对结婚作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有效的,故应认定婚姻有效。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救手册
这种自我认识的能力可以预防症状恶化。人际与社会节奏方案也包括家人和其他重要个人。该治疗方案是为了“让家人或者配偶之间学会更加有效地交流,并且减少出现紧绷的情绪的体验。这同时也配合着生活模式管理的策略。”接受自己患有双相精神障碍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不迈出治疗的第一步,“灾难将接踵而至”。
精神病学
二、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具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三、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四、疑病症。癔症性意识障碍,发病突然,一般历时几十分钟即可恢复,清醒后对病中经历多不能完全回忆。癔症性身份障碍表现为对自己身份的觉察障碍,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病人的举动就像是已被另一种人格、精灵、神仙或外界力量所代替。癔症药物治疗用氯丙嗪或合用盐酸异丙嗪各25-50mg,或安定10-20mg,肌肉注射,使病人深睡,不少病人醒后症状即消失。应激障碍又称反应性精神障碍:一、急性应激障碍是由激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
2.5亿精神病患的生存现状:离不开的医院 回不去的家!
“蓝家大儿子刚一出生就和父亲的症状一样,还好家里有两个孩子,老二在外打工,老母亲在家里照顾两个精神病患者。直到小儿子去县城后,才知道父亲和哥哥的病有得治,于是马上开始让他们就诊服药,在给父亲服药三个月后,才发现父亲的症状减轻了不少,那年父亲已经53岁了。”村医孙丽艳满眼感慨,虽说是治疗,但没钱供他们连续服药控制病情。两年后,哥哥因为要和父亲轮流吃药,病情控制得并不好,本想结婚的却找不着对象。在孙丽艳做村医的18年里,为了不让老伴儿和大儿子出去伤人或受伤,女主人只要去山上干活,就要把父子俩一起关在屋子里,在桌子上放好干粮和水,孙艳丽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说,如果你看到他们趴在窗户前绝望的眼神,就会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和蓝家父子一样,在很多偏远地区,人们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很多病人不知或不愿求医,病情往往加重。
如何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选择SSRIs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还可用胰岛素昏迷治疗。精神障碍改变工作或生活环境可能有帮助。治疗时,应与患者尽量保持良好关系,但又不能卷入其妄想之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长效制剂不宜。同时医生应该与患者的家属相互配合,但要小心被患者的妄想所侵入,进而对自己造成一定的伤害,又损害了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数病人不愿求医而多系强制住院,难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依从性差。对有敌意、攻击、自杀隐患的病人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监管和住院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偏执性障碍的症状并防止恶化或复发。
那些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后来都怎样了? | 文献述评
Asselmann等开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如基线时存在多种精神障碍诊断、发病较早等因素可预测随访结束时病情的迁延不愈;这些基线因素同时可以预测较差的健康、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转归,即便在控制了基线精神障碍及社会人口学因素之后同样如此。未来方向流行病学研究与全方位的投入为研发更有效的青少年精神障碍干预手段,人们首先需要开展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现有流行病学数据明显不足。Erskine等报告称,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缺乏5-17岁个体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数据的平均覆盖率仅为6.7%,中低收入国家更低;该研究所涉及的187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二(124,67%)的国家没有任何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数据,更不用提发病率、治愈率及高危因素。
犯病杀人精神病人提交申请 希望解除强制医疗
虽经过治疗,被强制医疗人的精神病性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暂无社会危害性,但若回归社会后,如果疏于细心照顾,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所以,被解除强制医疗人还得依靠家庭的持续治疗。对于本案的进展,庭审现场,南宁第五人民医院的代理律师表示,从目前闭某的状况来看,要求他出院和解除他的强制治疗之间并不冲突。申请人代理律师经过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长达八个多月的治疗和定期诊断评估,患者闭某目前的精神障碍症状已经消除,不具有人身危险性,为此,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向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提出意见,请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依法批准并决定对患者闭某解除强制医疗。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前,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医疗和解除强制医疗,并不由法院来决定,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梁东辉教授介绍,心身同治的具体做法包括:1、患者就诊时,填写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患者健康问卷量表(PHQ-9/GAD-7)等,医生全面评估病情,选择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方案。2、医生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精神压力大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包括放松训练、日常冥想、正念疗法等。4、科室定期在医院、科室,或者社区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向患者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5、利用自媒体交流平台,6、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