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精神障碍不等于精神病
像郑女士一样因为焦虑或抑郁障碍等引起身体不适的患者还有很多,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平均每月接诊患者600余人次。据该科室医务人员介绍,这类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临床测试,再配合疏导和药物治疗,一般会取得满意疗效。目前,科室除配备专业医师外,还购置有先进的临床测量诊断系统,患者只需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答题即可。最终医生会依据临床症状及量表测评结果,对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适时给予药物治疗、疏导等,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精神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精神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患者出院后,通过随访,全面了解其身体恢复情况,并定期召开病友会,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心身同治疗法效果显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患者医从性明显提高,能够自觉地、更加合理、规范地用药,自我保健和保健能力增强,心情好转,精神状况明显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或者完全康复,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降低了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减少了心脑血管病造成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梁东辉教授强调,“我们推广‘心身同治’疗法,更要关爱患者的,临床医生要懂得及时识别精神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治疗,推动和提高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让更多人更健康。”
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全感”,你注意到了吗?
1.住院期间,应该详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管理规定,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所想,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2.患者与患者之间更容易产生共情,鼓励康复期患者帮助新入院患者,向他们讲述疾病的康复过程,劝说他们配合治疗;3.工作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不随意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对于恐惧害怕的患者要给予安慰,适当的满足他们合理的要求;4.正确处理患者
叶诗文患中度抑郁 中度抑郁症严重吗
中度抑郁如何治疗1.进行疏导:在患上了抑郁症之后,患者要积极的进行一些自我的疏导。比如说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或者是树立起康复的信心和勇气等等,通过改善自己的状态,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以缓解抑郁症的痛苦。2.适当的运动:科学的进行一些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也能有效的释放人们的负面情绪。而抑郁症患者如果能长期的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那么身心痛苦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3.饮食健康:想要缓解抑郁症的痛苦,那么患者朋友们也要注意在饮食方面有素改善。比如说饮食要健康营养,不能暴饮暴食,平时要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素质的维生素。
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 当心冬季抑郁症来骚扰
修身养性,保持心态平和状态与养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养花垂钓、吟诗作赋等,将需要宣泄的情绪得到较好调节,得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人即安和”的效果。所以,要注意调养情智,保持乐观情绪。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但这种“抑郁情绪”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要根据抑郁程度来判别。因此,应对冬季抑郁,既不要盲目给自己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症状表现来判断检查治疗,进行疏导。
女性自慰次数频繁,易引起……
对手淫要正确对待,以预防为主,应用精神治疗、疏导的方法,使注意力向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克服思想过于集中。注意生活规律与生活调节,避免穿着太紧衣裤,按时睡眠,晚餐不宜过饱,睡眠时被褥不要过暖过重,睡眠不宜仰卧和俯卧,晚餐不宜刺激性饮食如烟、酒、咖啡、辛辣之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经常清洗,除去积垢不良刺激。鼓励男女参加社会活动,减少对异性的敏感,避免早恋。对犯有手淫习惯的青少年,不宜严加指责,应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与决心戒除手淫,切不能用夸大、恐吓的办法,否则会加重他们的思想负担。如有生殖系统炎症,服用消炎药等对症治疗,消除患者的不适。
男性阳痿的心理治疗方法
催眠治疗该疗法比较适合于处理阳痿引起的焦虑症状,成功地催眠可使患者获得对焦虑症状的控制能力,从而促使其自身能力的恢复;也可利用催眠使患者无条件接受暗示,改变对性的原有态度,缓解错误的性观念所致的焦虑症状。积极治疗男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光靠药物是不行的,疏导,阳痿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要不好意思,这可能耽误了治疗的时机,及时的治疗,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婚期将至,自己却有“恐婚”感,怎么办?
,这种方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傻,但相当有效,相反,当你的未婚夫(妻)出现“恐婚症”时,千万不能给他(她)再施加压力,而需要进行上的疏导了解更多小知识
心梗患者中,六成抑郁!医生:对付心血管疾病,要身心同治
梁东辉教授介绍,也就是所谓的“心身同治”,包括:开设心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按照病种建立患者档案,选择“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督促患者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缓解压力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针对有精神问题的患者,进行疏导和各种行为干预;定期在院内或科内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等等。(通讯员:伍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