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神病患者管控模式
该体系的长处是可以连通精神医院与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同步发展,体系同时兼备医院与社区两者的长处,使他们的优点得到共存,从而极大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条件,强制医疗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障碍是强制医疗实施的首要条件,即存在由国际公认标准定义的精神障碍的证据。有的国家采用“严重精神疾病”的标准,如挪威、美国等,相反有的国家则采取更为宽泛的定义。强制医疗适用条件的设定始终是各国精神卫生立法中争议较大、十分敏感的问题,在崇尚自由、彰显人权的国家和地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条件和程序较为严格,如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家都对强制住院有较为严格的条件,这也导致许多病情需要住院而又住不进医院的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有的甚至流落街头或惹祸肇事,扰乱社会。相反,强调社会本位的国家强制医疗的条件则更为宽松。
精神病患者杀人为什么无罪?
这是因为她的精神障碍在性质和程度上应当接受医学治疗,并且这种治疗对她的健康和安全是必需的。精神障碍患者与其他人所适用的是不同的标准,这又一次困扰了我。将救命的治疗强加于一个拒绝和有能力拒绝治疗的患者身上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是错误的。但是根据一个人是否有精神障碍而改变答案,这似乎就是错的。当然,许多精神障碍干扰了他们拒绝治疗的能力。也许最高法院判定B有拒绝治疗的能力是错误的。我们也许需要加深对精神障碍如何以及何时干扰这个能力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似乎不能接受的是,完全绕过这个问题并家长式地对所有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而给予非精神障碍患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救手册
幸运的是,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存在的,你会好起来的。下面是双相专家分享的四个关键点。1、药物对于大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们会选择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方法。然而,“双相精神障碍”是一种必须尝试药物治疗的精神疾病。曾经有患者问我是否能够不吃药。我的回答是:不可以。患者们基本都会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双相精神障碍的患者每次服用三种药物。一项国家精神健康中心的重大研究表明——89%的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双相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的都很好。“不要害怕自己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才能找到适用于自己病情的药物。所有成功的患者都经历过一样艰难的过程。”因为为了找到最佳治疗处方,医生会开出各种各样的药物处
“大学生被强送精神病院收治”,违法疑云还须扫清
但从刘刚的表述看,校方并非毫无关系,是“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陈贯安联系到刘刚的母亲”,甚至在强制收治中说,“刘刚必须在医院接受治疗,医院开证明以后才能继续上学”。如果确实存在这种“协助强制收治”的情况,校方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对刘刚采取强制收治的做法,也值得商榷。《精神卫生法》虽明确,“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但从报道情况看,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人却是在刘刚不同意的情况下,将他双手反绑,强制带上车,而他年迈的母亲则被这一幕吓哭了。也就是说,在未取得近亲属同意的情况下,精神病院就采取了强制收治,这种做法显然有违法律规定。翻看报道,精神病院的法律责任,不仅在强制收治时,也在鉴定、治疗过程中。根据《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
精神障碍患者的婚姻,离与不离有法可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梅的病情未见好转,大李则以筹钱为妻子看病为由去了外地打工。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大李先后两次提起离婚诉讼。最终经法院调解,原、被告解除婚姻关系,说法:实践中,对于涉及婚后一方患上精神疾患引发的离婚诉讼,法院是否判离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三条“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规定,关键看患者的精神病能否治愈,并以此作为判定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标准。就是说,在夫妻共同生活后一方患精神障碍“久治不愈”的,法院即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本案中,原、被告结婚时间短,感情基础差,小梅婚后不久即患上精神疾病,且久治不愈,可以认定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基于小梅疾患在身的特殊情况,大李给付其适当的经济扶助费,实际上是对其弱势权益的一种保护。
女乘客地铁遭精神病患纠缠,谁该为精神病患者肇事“买单”?
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两种责任同时存在,则刑事责任的承担,并不能消除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精神病患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并构成犯罪,除其个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外,其监护人也需承担民事部分责任。
精神障碍患者的婚姻,离与不离有法可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梅的病情未见好转,大李则以筹钱为妻子看病为由去了外地打工。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大李先后两次提起离婚诉讼。最终经法院调解,原、被告解除婚姻关系,说法:实践中,对于涉及婚后一方患上精神疾患引发的离婚诉讼,法院是否判离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见》第三条“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规定,关键看患者的精神病能否治愈,并以此作为判定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标准。就是说,在夫妻共同生活后一方患精神障碍“久治不愈”的,法院即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本案中,原、被告结婚时间短,感情基础差,小梅婚后不久即患上精神疾病,且久治不愈,可以认定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基于小梅疾患在身的特殊情况,大李给付其适当的经济扶助费,实际上是对其弱势权益的一种保护。
那些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后来都怎样了? | 文献述评
此外,人们还需要通过开展研究,了解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高危及预后预测因素: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可以平稳渡过这一关键时段,而另一些则没那么幸运,甚至迁延至成年期。精神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正在成为全世界青少年的健康大敌。事实上已有证据显示,针对抑郁焦虑的投入可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然而,鉴于需求极为旺盛,不仅需要医疗机构的参与,还需要学校、社区、家庭、同龄人,以及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参与。
大学生“被精神病”134天:在院曾经历过4次电击
2017年11月23日,洛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洛阳师范学院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并反映情况,是学校对学生管理职责的体现,且洛阳师范学院并未参与原告的送医、就医及治疗,不存在侵权行为。原一审认为,本案中没有证据证明赵阳有自伤或伤人行为,不属于必须强制治疗的情形,且赵阳的门诊检查报告结论为不是精神病。因此,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对赵阳采取强制措施,行为欠妥不当,构成侵权。一审判决后,赵阳和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均提起上诉。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二审的答辩状中称:对赵阳进行诊断、治疗的医师是精神科执业医师(副主任医师),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有权有资格对赵阳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治疗,诊疗行为合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