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因此,梁东辉教授强调,“我们推广‘心身同治’疗法,更要关爱患者的,临床医生要懂得及时识别精神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治疗,推动和提高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让更多人更健康。”
【流塘社区馨和家园工作室】流塘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了解一下
记得提前一天预约哦流小塘流塘社区馨和家园工作室已配备专业的二级咨询师和中级社工师为您。流小塘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还是精神抑郁诱发了糖尿病?
如果糖友们有什么问题可发送关键字【】到糖人健康网,获取临床营养师疏导。除此以外,您还将获得以下福利1.食物升糖指数大全(权威版)2.协和专家糖尿病百科知识(电子书)3.资深糖尿病专家讲座视频(15部)糖人健康网官方承诺,仅限糖人健康网粉丝领取!
「媒体聚焦」扬州晚报:我市法院改革审判方式断“家务事” 逾六成家事案件调解撤诉结案
截止目前,直通车参与群众逾20万人次,共化解少年家事纠纷3500余起、妥处涉少案件229件,开展法治宣传讲座37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60余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广泛的社会认同。自2016年“反家暴法”施行以来,全市法院共发出人身保护令裁定29份,对家暴实施者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同时,全市法院通过开展专题活动、召开新闻发布、进社区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提升群众反家暴意识,并与妇联、公安、司法、民政等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部门协作机制,实现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和治安管理处罚措施的无障碍衔接,增强人身保护令的执行力。家事审判改革见成效超六成案件以撤调结案鉴于家事案件兼具人身性、伦理性和财产性,扬州法院一直致力于家事审判方式和理念的探索,不仅发挥分配和确认身份关系的裁判职能,
夫妻离婚争夺小孩抚养权,一次心理测评令法院最终改判
相关链接:哪些情形需要疏导具有下列情形的,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接受疏导:(一)一方当事人要求离婚,而另一方当事人坚决不同意离婚,情绪激动的;(二)离婚纠纷中所涉及的未成年人情绪波动较大或者有反常行为,需要疏导的;(三)未成年人探望权纠纷以及亲子关系案件中的当事人及近亲属情绪波动较大的;(四)家庭暴力持续时间较长,对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五)其他需要进行疏导的情形。记者唐中明摄影报道
心梗患者中,六成抑郁!医生:对付心血管疾病,要身心同治
梁东辉教授介绍,也就是所谓的“心身同治”,包括:开设心脑血管病专病门诊,按照病种建立患者档案,选择“心身同治”优化治疗方案,督促患者规范合理用药;指导其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缺少睡眠和缓解压力等);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针对有精神问题的患者,进行疏导和各种行为干预;定期在院内或科内开展心脑血管健康教育讲座,传播心脑血管健康知识,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常识;把中医“治未病”思想以及“七情调摄养生法”、“食疗药膳养生法”贯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等等。(通讯员:伍晓丹)
深圳宝安法院出台广东首份家事心理咨询规程家事审判全流程科学化心理疏导
张力英说,实际上刘某和李某的感情基础牢固,经过调解员耐心劝导以及咨询师疏导等过程,帮助他们找到了矛盾症结,通过剖析双方在婚姻中的关系、角色、责任,明确双方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明确修复婚姻关系的方向,帮助夫妻排除感情障碍,建立有效沟通,修复破损婚姻家庭关系,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充分体现家事诉讼的治疗、修复功能。
最高院新规:离婚案件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填写《财产申报表》!拒不申报者少分或不分财产!
33.疏导过程中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4.疏导工作结束后,协作机构应向人民法院出具疏导情况报告,人民法院可以将之作为审理案件的参考。疏导的相关材料随案归于副卷,不得对外公开。五、审理规程35.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一般诉讼权利义务、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有权申请调查取证、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用等内容。36.涉及个人隐私的家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不公开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家事案件,如果公开审理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不公
最高院新规:离婚案件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填写《财产申报表》!拒不申报者少分或不分财产!
33.疏导过程中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34.疏导工作结束后,协作机构应向人民法院出具疏导情况报告,人民法院可以将之作为审理案件的参考。疏导的相关材料随案归于副卷,不得对外公开。五、审理规程35.人民法院在开庭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一般诉讼权利义务、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有权申请调查取证、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用等内容。36.涉及个人隐私的家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不公开审理。涉及未成年人的家事案件,如果公开审理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