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需要心理干预的孩子中父母离异者过半
广东省青少年除了进一步对学生建档,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
调查显示:需要心理干预的孩子中父母离异者过半
广东省青少年除了进一步对学生建档,2018年11月09日08版
为了孩子不离婚?你真的错了...
与其问“离婚是否对子女造成负面影响”,倒不如将问题调整为:“造成不良影响的关键因素,究竟是离婚事件本身,还是离婚前的问题家庭?”一旦将离婚前的夫妻关系考虑进去,实证研究确实发现,父母的长期婚姻冲突对子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经常要比离婚本身来得大。也有些研究指出,来自“离婚前家庭”的孩子,早在父母离异前就展现问题了。换句话说,离婚与否并非重点,背后关键因素是“压力锅家庭”。接续以上图一的发现,我的进阶分析“都是为了孩子?父母离婚负面影响之重新评估”发现,父母冲突的确是影响子女的重要因素。不过,相较于这种不脱常识、众人皆知的结论,另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研究发现是,父母之间的剧烈争吵,对父母没有离婚的青少年来说,会显著增加其焦虑倾向,但对父母已离婚的青少年来说(在此指虽已离婚、分居,但彼此仍剧烈争吵的父母),竟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孩子噙着泪水问:为什么不离婚?
二、家长单亲家庭之所以弱势的第二大主因是家长。不论是离婚或丧偶,单亲家长经历了婚姻瓦解,更同时要面临独力养育子女的负担,因此不佳的可能性较大;而家长的身心健康可能进而导致教养效能低落。换句话说,要与运作顺畅的双亲家庭相比,单亲家长要维系一个让每个成员身心都健康的家庭,困难度或许较大,但若是与运作不顺畅、争端不断、气氛冰冷的家庭相比,哪种选择较佳?这就没有绝对的必然性了。三、家长教育程度或社经地位不同群体的离婚发生率事实上并不相同。教育程度或社经地位较高者,离婚率较低。近二十年的台湾如此,多数先进国家亦然。
给家人的一封信 青少年心理辅导点拨家庭沟通
8月20日,一场以“给家人的一封信”为主题的青少年团队辅导课在长沙市天心区金汇社区举行。家长和孩子认真写信。现场的家长和孩子。红网时刻8月20日讯(记者肖轲)今日上午,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以“给家人的一封信”为主题体验了一场青少年家是一道墙,隔离了忧伤,再多的风雨也能抵挡;家是一张网,捕捉了阳光,给予无限幸福的能量!提起手中的笔给成长路上给予我们无限温暖的亲爱的家人一封信,既是家庭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现场,手写完成了给对方的信。“我在意你的一切体会,感受。
婚姻痛苦,为了孩子不离婚,这样做真的对孩子比较好?
二、若父母原先的婚姻品质不好,四年后,父母仍维持在婚姻状态内的青少年,这段时间内经历父母离婚的青少年,原先的高焦虑倾向消失了,由此可见:父母冲突的确是影响子女的重要因素。父母之间的剧烈争吵,对父母没有离婚的青少年来说,会显著增加其焦虑倾向,但对父母已离婚的青少年来说,竟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难道这不能表示:“父母明明感情差却勉强维持名实不符的婚姻”要比“离了婚还是会争吵”对青少年虽然,大家在做决定的时候能够多一点思考,真正给予孩子最好。
当今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家长和老师都没跟上
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各小四岁和两岁,很遗憾,都有严重问题,都是青少年末期发病,到现在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没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更别提发挥个人的潜力了。总结他们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首先,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要是“归属感”。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能够“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对能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但拥有感情基础,还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宽容、耐心、会沟通,还会管理情绪。我们都有会生气的时候,生气不分好坏,但是怎样表达出来,就有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