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咨询师日薪9000?不如我们去当心理咨询师吧!
我说,好!大学时,同学说,这个证书干嘛的?同学说,反正挺有意思的!我说,好!毕业时,老师说,反正挺有意思的!我说,好!毕业旅行回来,心说,去做吧!我问,能养活自己吗?心说,反正挺有意思的!我说,好!事实证明,我真是太年轻了!有人跑过来问我「你们(师)和别人聊一小时就能收钱,收入应该很高吧?」我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三万多一点。」「新闻上说的果然是真的!」望着银行卡上的「3000.0」,在成长为师(或者学习心理学)的路上,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拔草部落!
国内心理咨询市场混乱?心理咨询到底是啥?
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咨询师往往同时承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隔行如隔山,两条船都玩转的人太少了,影响发展最大的弱点,是管理能力的缺乏。公司的运营模式在国内众多分类的公司中,简直就像是一个没有成型的坯胎,个人作坊无法构建系统的结构,自然也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甚至行业目前在国内没有标准可言。这个标准,是在市场上运作的行内标杆。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真的是太原始了。这也是目前市场混乱的一个原因。但也有一些好处。好处就是,它允许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去构思十年、二十年后的实践状况。
生活中的心理学:看娃篇——离婚后孩子的探视
如果孩子来了,我就陪孩子好好玩;如果孩子不来,我想可能是孩子的爸爸情绪不太好,那么即使他带着孩子来了,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太好的相处氛围,也不见得有多好。在这一个小时里面我尽量帮助自己过得比较好舒服一点,然后如果一个小时到了孩子还没有出现,我一般会发消息给孩子的爸爸,“我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但是你们还没来,也许你们是有什么事情吧。那我先回去了,等下次什么时候看孩子比较方便,再随时通知我。”上图为等娃的过程中拍的照片大家看到在前后,环境和他人没有改变,改变的有且仅有我的心态而已。我必须说明,这个变化现在虽然说起来云淡风轻,但是当时真的是花费了大量的努力才达成的,我当时在一位非常资深的有接近20年经验的咨询师那里陆续咨询了一年半的时间。当然这个转变只是咨询带来的转变之一,但是回顾整个被咨询的过程,我觉得这些投入非常值得。
所有的问题都是内心的冲突,精神分裂到底需要不需要心理咨询
不用刻意讨好别人,也不用可以看别人的眼色,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慢慢的活出自己,活出一个弹性的人生。一个人只有自己想走出来,她的咨询才会有效果。很多父母逼着有病的孩子来做的,因为他们自己内在抗拒,所以咨询效果就大打折扣,进展的就很缓慢。这就是我总是强调自己主动咨询的重要性,精神分裂需要自己想觉醒,想走出来,这样效果才好,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这次我就再三澄清,是那些能够想走出来的人,效果才会好的,不是所有的病患。我的观点一直是,在吃药的前提下,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会更好。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
分析2018年心理咨询师职业前景及就业现状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作为呵护心灵的朝阳、铂金职业,据了解,目前,在美国,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学时后,获得国家级职业资格;第二步,在获得国家岗位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后,您可以向培训机构提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申请;此后,如能顺利通过全国鉴定考试,开始助人助己的从业之路。第三步,才能不断成长的。为此,
在《奇葩大会》高晓松首次公开自己的原生家庭,武志红作何解读!
的意义更在于——还原你和父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交织在一起的爱恨关系的真实。版式:二梗:梗儿,资深师一枚,专业治愈各种不开心。
免费心理咨询与收费心理咨询该怎么选择?
作为收费,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作为职业的一种原则,因为收费,能够制约和保证咨询双方的利益和束缚,能够让彼此对自己的付出珍惜和监督,,只是师高高在上而接受的个中滋味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特别是作为一个特别的职业,陪你一起走过1-2个小时,能够作出这样的奉献,能够心底无私也许真的让人钦佩,但师也是人,人非圣贤,这也是我们不能更改的事实,如同我们与网友聊天与朋友交心还有什么两样,如果真的结果是如此,相信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因为彼此没有契约,没有承诺,你的隐私保密都难以得到保证,因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首要是对对方的保密原则,这也是选择的一个理由,因为你的情绪你的困惑很多与你内心的情节牵连,很多不是能够与家人和朋友说的,可以在师这里倾诉,其实在尊重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我离婚是不是就能找回健康的自己呢?
可是到今年四月份,我发现自己的症状更严重了,现在会不受控制的看如果拖下去会出现自杀自残,他建议我到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检测,被他一说,我好害怕!怕自己真的会得抑郁症和自杀!韩老师,如果我离婚,跟老公,婆婆彻底一刀两断,会不会对我的情况我好处?韩老师,您有没有碰到过我这种情况,您对我有没有什么建议呢?美龄回答:你好,感谢你的信任。首先,从你的描述判断你的问题没有那位咨询师说的那么严重,不用太担心,类似的案例做过很多,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化解的。其次,其一,你个性内向,不擅长人际交往;其二,你存在不合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