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海老兵》看进疆初期部队官兵的恋爱婚姻
家里有老婆的,可以送到西安;家里订了婚的也可以送来;家里既没有结婚又没有订婚的,你家里能给你订一个也可以送来,送到西安去找西北军政委员会秘书处或者找新疆军区驻西安办事处,一切由公家负担,给你送到新疆来。”1951年新疆军区规定,凡1949年进疆的军队干部战士,和一切转业地方机关、工厂工作的原有军籍人员的家属子女均可接入新疆。当年就有1000多名随军家属到新疆来。1953年7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制发婚姻条例,规定凡具备现任营以上职务的干部;具有三年军龄的26岁以上的连、排干部;1936年7月7日以入伍的红军战士;30岁以上并有6年以上战斗历史的老战士;具备四个条件之一者,可将家中爱人接来部队。解决为革命做过重大贡献的老同志、老红军、老八路婚姻问题是当时的重点。进疆女兵找对象恋爱结婚也是围绕这个重点进行的。
八一故事:王震如何给部下当“红娘”
十万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王震把这件事与进军新疆、改造起义部队、建设边疆、保卫边防、扎根新疆等大事看得同等重要。他很理解部队官兵的心情,说了一句让官兵很感动的话:“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一次,王震在会议发言后,问大家有什么意见。这时,一个憨头憨脑的战士站起来,说:“司令员,我们都还没有老婆,你要给我们解决老婆的问题。”大家听了,都瞅着那个战士笑。王震风趣地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随后,王震向党中央反映了部队官兵婚姻难的严峻问题。不久,中央做出决定,允许新疆军区从内地招收未婚女青年参军,支援新疆建设,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王震跑到第22兵团石河子垦区的农田里向官兵宣布:“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和党中央同意我们到内地招一大批女兵来,到时候保证给你们人人都娶个好媳妇。”大家半信半疑:“真的?”
新中国进疆女兵和女青年屯垦戍边历史回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13期,刊载2003年6月20日,数名进疆女兵访谈录:“八千湘女”之一戴庆媛说:“没有强迫的,从来没有强迫政策,是很巧妙的。我们那时的婚姻是道德婚姻,我起的名字。为什麽?他们(老战士)这代人是吃过苦,打过仗的,为革命作了牺牲,做了贡献。耽误了婚姻,现在年龄大了,找也不好找,怎么办呢?采取这办法(老干部先解决)也是对的。我们那时讲道德,先结婚,后恋爱,所以叫道德婚姻。我们过得还可以,还是幸福的。”原石河子市二中教师涂敏说:“男婚女嫁,这是个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是来了以后给你分配,姓张的嫁给姓李的,没有这样。都是在自然环境里创造条件,培养感情,很多都是美满婚姻。我自己的家庭很幸福,自己认识,自由恋爱,完全是一种自然结合,很幸福。”
王震征召千名从良妓女进新疆内幕
当时一首打油诗,反映了这些湘女们的命运:婚姻法,婚姻法,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配的是夫不是爸,生儿育女把根扎。王震还四处“化缘”。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山东妇女大多已经丧偶,她们的丈夫死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后来,还有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些老兵没有成家,于是,王震通过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又招了920名改造好后“从良”的妓女进疆。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写信,动员她们来新疆。至1954年,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的女姓比例已经增长到约占全体人员的40%,将士们的婚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新疆十八怪其实并不怪:第二怪
当时一首打油诗,反映了这些湘女们的命运:婚姻法,婚姻法,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配的是夫不是爸,生儿育女把根扎。王震还四处“化缘”。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山东妇女大多已经丧偶,她们的丈夫死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后来,还有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些老兵没有成家,于是,王震通过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又招了920名改造好后“从良”的妓女进疆。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写信,动员她们来新疆。至1954年,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的女姓比例已经增长到约占全体人员的40%,将士们的婚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催人泪下!揭秘1950年“八千湘女嫁新疆”的真实内幕
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只有遵从、认命了。当年兵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处工作总结中说,女兵们“普遍怕与年纪大的干部结婚,怕不顺个人意。由组织上决定,不按婚姻法办事”。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后来,还有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些老兵没有成家,于是,王震通过陈毅,又招了920名改造好后“从良”的妓女进疆。图为入疆女兵和她们子女合照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写信,动员她们来新疆。至1954年,当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的女姓比例已经增长到约占全体人员的40%,将士们的婚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今天总算知道石河子广场为什么要建王震将军像了!原来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到1954年有4万多内地女兵进疆,加之一些官兵回家成亲后家属随军,到了1955年部队官兵婚姻问题基本解决。对于官兵婚姻问题,当时具有一定的分配色彩,不少是通过组织安排,也有组织创造男女接触条件自愿选择。用后来女兵的话说,“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王震为新疆官兵解决婚姻问题在石河子的老兵那儿至今口碑还是很好的,王震后来曾说,“我生平下过无数道命令,但最满意的就是这道,动员内地妇女到新疆,既成人之美,又稳定军心。”阿克苏当地老人欢迎来到新疆支边的上海青年。南泥湾的奇迹又一次在新疆上演此时的新疆,每户农民只有一把坎土曼,一把镰刀,每6户人家共用一张土犁。驻疆20万部队刚开始从甘肃拉粮食,运价是粮价的7倍。
八千湘女进新疆
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只有遵从、认命了。当年兵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处工作总结中说,女兵们“普遍怕与年纪大的干部结婚,怕不顺个人意。由组织上决定,不按婚姻法办事”。当时一首打油诗,反映了这些湘女们的命运:婚姻法,婚姻法,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配的是夫不是爸,生儿育女把根扎。王震还四处“化缘”。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山东妇女大多已经丧偶,她们的丈夫死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后来,还有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些老兵没有成家,于是,王震通过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又招了920名改造好后“从良”的妓女进疆。
王震征召八千湘女进新疆纪实
到了部队,组织代替了父母,婚姻一旦被组织决定,也就只有遵从、认命了。当年兵团六师十六团政治处工作总结中说,女兵们“普遍怕与年纪大的干部结婚,怕不顺个人意。由组织上决定,不按婚姻法办事”。当时一首打油诗,反映了这些湘女们的命运:婚姻法,婚姻法,男四十,女十八,跑到新疆找爸爸,配的是夫不是爸,生儿育女把根扎。王震还四处“化缘”。1951年,从华东招收了2000多名部队医院的护士,以解决营以上干部婚姻问题,还从山东招了一批妇女,以解决连排级干部的婚姻。山东妇女大多已经丧偶,她们的丈夫死于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后来,还有国民党起义部队一些老兵没有成家,于是,王震通过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又招了920名改造好后“从良”的妓女进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