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立法中,是在婚姻法条中增加同性可行条文,还是取消其性别限制?

发布于:2018-10-10 阅读:7036

最新回答

之前本人也像上面几位同学说的,觉得就算法律允许了,大部分同志也未必敢于登记结婚。但是如果同性婚姻立法!!!!请注意是立法——至少打开了一条通道,从法律上予以保护,别人愿意不愿意公开去结婚是一回事,但不能从法律上予以保护,则应该是一个追求现代自由、民主国家的耻辱。再则,现在还是有很...
展开
类似问答

为什么有的国家立法支持同性婚姻?

阅读:3402

谢邀。同性婚姻这个问题能出现在立法提案上,说明了法律的进步以及人们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但是作为一个小众事件,现在真的有解决此类事情的紧迫性和必需性么?通过立法来针对同性婚姻的目的是开放同性婚姻还是规范同性婚姻?个人认为此提案有待考虑,毕竟物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才是民众能享有的最基本的条...
展开

如何看待台湾通过同性婚姻立法?

阅读:6095

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给同性恋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婚姻。但不要认为立法了全国人民就会接受。在网上呆时间长了很容易让人有种全国人民都非常开放,接受同性恋的错觉。事实则很可能相反。如果GCD强行立法通过同性婚姻,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全国性的反对。随之而来的动荡肯定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
展开

同性婚姻在未来几年内在中国有合法可能?

阅读:3318

其实在中国有一个最最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合不合法化的问题。是现阶段合法了能怎么样,你周围的人就不对你另眼相看?工作不会被歧视?七大妈八大姨不会指指点点等等的问题,只有当普遍意识开始慢慢理解,才具有合法的基础的条件,不然合法也只是然并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外的合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展开

中国可能通过同性婚姻合法的立法吗?

阅读:2102

历史上确实曾有某些已经通过婚姻合法的地区(某欧洲国家),又恢复了禁止同性婚姻的法案,但这不足以说明同性婚姻的合法严重危害了社会(那个小国的原因是与宗教不符)。在许多西欧国家颁布同性婚姻法前,大多数投反对票的人会认为,这会加剧同性群体前的性滥交现象。但实际则不然,立法后,德国,比利...
展开

中国有可能将同性婚姻合法化吗?

阅读:4493

欧美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牵涉很多。比如减免个税比如遗产处理等等……关系到生前死后的各种福利权益。在中国有什么?而且一个个说得好像国家通过了,你的爹妈,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你那些邻居们就一个个笑脸呵呵的真心祝贺你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了一样……这么天真……你刚进小学啊?
展开

中国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为同性婚姻立法?

阅读:7146

从来不存在什么立法允许的说法,只有立法禁止。中国也没有禁止近亲性交。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法律中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吗?

阅读:6216

同性婚姻不合法这是全球国家的常态,同性婚姻合法化才是例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加上美国,共有18个国家全国性认可同性婚姻,占比仅为8%.这18个国家分别是:2001年1月,荷兰成为全球首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2003年1月,比利时;2005年7月,西班牙;2005年7月,...
展开

在亚洲国家中,谁会第一个成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呢?

阅读:2195

谢谢邀请!首先我个人认为颜值问题和同性能否相爱不属于一个问题,无论颜值高低否,都不影响谈恋爱找对象,其次,现在同性婚姻在很多国家也已经合法化,在国内也有很多与你相同之人,都正在为自己的幸福努力着!

在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后,同性婚姻中领养孩子是否会遇到一些问题?

阅读:2449

看到很多人以标榜不歧视同性恋,来彰显自己的博爱,来体现自己的素养与进取。什么时候同性恋婚姻是否可以受法律保障,同性恋是否可以领养孩子,同性恋是否可以被社会认同成了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我觉得可笑荒谬至极。1.我不认为厌恶同性恋是歧视。首先说明我对“歧视”的理解,歧视就是对正常范围内...
展开

同性婚姻能否包含近亲同性婚姻?

阅读:1203

为什么近亲领养的孩子比同性领养的孩子更能受到“正常的教育和关爱”

性侵同性纳入强奸罪是否意味着承认同性恋?这样的立法是否能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

阅读:1535

自2001年荷兰成为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登记并认可其婚姻有效性的国家以来,全球已有15个国家全国性、美国13个州与首都、英国的2个地区及墨西哥首都均先后承认同性婚姻的权利并准予注册。依时间顺序,这些国家或州/地区分别为:荷兰、比利时、马萨诸塞州、西班牙、加拿大、南非、康涅狄格州、挪...
展开

如果同性婚姻合法化,那么是否可以在婚姻登记时对性取向作出限制?

阅读:6163

前面几楼说gay品位很好,想要补充一点,不完全是。我觉得时尚圈里的gay算是比较有品位,其他的还真一般般。就我印象接触过的gay,是在一次香奈儿展上~有两gay在后面唧唧歪歪的说个不停,全程“我的taste怎么balalbalala高端洋气上档次”不停,声音还有种掩饰不住的仿台湾...
展开

当同性婚姻全球合法后,是否可以淡化性别意识?

阅读:709

同性结婚和近亲结婚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理论上同性结婚合法,只是亲姐妹或亲兄弟结婚合法的一个前置条件,你还需要让近亲结婚成为合法。

请问台湾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中遇到过哪些法律方面的阻碍?

阅读:7774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某一届国家领导人是个同性恋那一定会极大的促进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

请问在不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面对涉外同性婚姻法律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

阅读:6636

哪个国家承认一夫多妻的前提下还承认同性婚姻么……

恐同与同性婚姻颠覆男权社会的性别预设有关?

阅读:4032

应该说女同性恋与女权主义密不可分。在男同和女同中,男权社会里,女同受到的歧视和打击不可说不大。传统意义里,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是被用来传宗接代,孝顺公婆的工具。性别尚未平等,谈何同性婚姻合法化。首先中国封建社会落后在性别平等,当人们意识到性别平等的时候,。
展开

在中国同性婚姻为什么不应该合法化?

阅读:6708

如果异性恋婚姻不能被废除,那么一夫多妻制,裹小脚也不应该废除。所以应该支持废除异性恋婚姻。都是类比不恰当。而且,什么事情都应该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当今社会环境,对同性婚姻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为同性婚姻的确立提供了条件。就像方面女性解放一样。事物的界限,尤其是道德标准,是随着人们...
展开
更多问答

在中国如何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

阅读:2975

同性相爱不受到歧视也许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同性结婚却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没到这种程度),即使在美国也并不是所有州都认同同性有结婚权利的(即使在是联邦法案下来之后)默认不反对不提倡不支持相比其他领域已经算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的让步了吧,再往上要求也请先看看实际国情,各种经济改革势在必...
展开

未来同性婚姻在中国可行吗?

阅读:2748

嗯,在中国就是这样的。木有办法啊,同性婚姻还得继续努力。

在中国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

阅读:1552

等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时候,再来答这道题好了。或者等大家28岁厌倦一个又一个人的漂流,决定履行约定的时候,再一起来答这道题也可以。

宗教和同性婚姻?

阅读:6960

这个问题问的真是…在国外领结婚证肯定就在国外目前那17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领的吧?现实就是,就算你在这17个国家中生活,在无数的宗教,团体等等balabala的因素中,作为一对同性恋人你也做不到得到所有人的祝福和认可。只有接受度多寡而已。既然题主自己都说在没有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展开

关于美国同性婚姻合法疑问,是否违背了圣经中的话语 ?

阅读:6805

今天,最高法院有关全美五十个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判决,不仅直接违悖了《圣经》真理,更是忤逆天伦。这一决定必将加速整个家庭价值体系的解体,扰乱混淆下一代的性别观念,更使整个社会继续堕落,直至道德破产。毫无疑问,信仰的自由之战亦将进入白热化。那些持守信仰,拒绝为同性举行婚礼的教会,...
展开

中国是否有可能立法打击同性恋爱和同性性行为?

阅读:2358

泻药。据说是有同性性行为的。至于你要说他是不是在恋爱,这个没法证明。

在婚姻中你要的是陪伴还是爱情?

阅读:8164

我一直觉得我不需要结婚(在遇到他之前)一直觉得婚姻所带来的稳定或者陪伴或是其他想要从婚姻中得到的不一定只有婚姻可以带来若想要稳定我可以选择与一个人互相约定陪伴不离不弃与婚姻其实无异只是没有结婚证而已若还想要新鲜或者其他任何陪伴也可以有不同的人你可以一直一直谈恋爱陪伴也可以来但是在...
展开

你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

阅读:7033

维基上有个很长的列表可供参考(里面中国大陆只列了一位,李银河)ListofLGBTrightsactivists对美国的情况相对熟悉一点,列出几位来抛砖引玉弗兰克.卡梅尼(FrankKameny),美国LGBT维权的先驱人物。1957年他因为同性恋身份而被美国军方地图部门解雇,之...
展开

在中国,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实现同性婚姻?

阅读:5320

依据目前整体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性婚姻立法在中国不会实现,未来30年甚至50年都不会;美国同性婚姻权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政治、立法、司法等互动和博弈的结果;任何权利的实现不是给予的,而是争取、奋斗而来的,乃至牺牲,美国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历史证明了政治抗争;任何国家同性婚姻...
展开

同性强奸入罪是否是同性婚姻合法的必然前提?

阅读:3021

婚姻问题牵扯到财产、子女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应从基层法律的完善开始,慢慢引入平等化的概念。像美帝虽未完全承认同性婚姻,没那么简单,路漫漫其修远兮。好在现在同性话题已经铺天盖地地进入公众视野,全民开始有机会接触这个问题而不是避而不谈视而不见,从民众基础培养起,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