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47
离吧,不管多少岁,都是止损。我隔壁的婶婶四十了还是选择跟老公离婚,原因是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她爱上了别人。别人都在背后议论她嘲讽她,我却觉得她非常有勇气,能在这个年纪勇敢的追寻自己爱的人,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向任何人妥协。(她妈妈是极力反对的)
展开
阅读:5247
你好好赔偿老婆和她离婚,给她房子,孩子的抚养费都给了。和你的小姑娘在一起。这样你解决了你的婆媳问题也解决了你出轨的内疚。看来你是没有能力处理婆媳问题所以只是唯一办法。等小姑娘和你妈妈不和,你再来,再找个小姑娘从新开始。
展开
阅读:5247
结局这个词也太沉重了,只说现状。有一个堂姐三十多结婚生子,日子挺好,夫妻和睦。另外一个远方亲戚,将近三十被gay骗婚后离婚,现在自己一个人,上海郊区有房,有车,经常出去旅游。
阅读:5247
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第四章离婚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
展开
阅读:5247
曾在书中看过这么一段话:大多数婚姻如同铁板一块,但用放大镜一看却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有些婚姻随着岁月的打磨,不只出现了裂缝,有的甚至已是名存实亡。哪几种人的婚姻容易离婚呢?我大概梳理了下,大致会有以下八类婚姻:一、夫妻之间严重缺乏沟通。研究发现,夫妻缺乏基本的沟通是导致婚姻失败最主...
展开
阅读:5247
你觉着,那个下了班到家楼下了,还骗妻子说自己在加班,宁可在车里呆着,在街上闲逛的男人,是什么支持着这段婚姻呢。又或者,那个孩子上大学,自己宁可去跳广场舞,也不和老公呆在家里的大妈啊,为什么就是不和老公离婚呢?孩子几乎是维系中老年婚姻的唯一纽带。
展开
阅读:5247
性很重要,和前夫离婚不仅是三观不和,性生活也不合
阅读:5247
如果因为是双方背后的父母家庭的原因,造成的家庭不和睦,争吵进而影响到子女的话,那就是“两害取其一”,离婚伤害子女,单亲生活将来有后遗症;不离婚,继续闹下去,一样影响子女,给他们造成“结婚成家就是相互伤害”的思维定式。离与不离都不好办啊。个人觉得:如果还能继续凑合下去的话,双方都没...
展开
阅读:5247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展开
阅读:5247
不要,要不最终如果不在一起会很难处理
阅读:5247
谢邀爱人不能爱满,得不到最好,偶尔搭理是最好,天天一起会腻,真的会。
阅读:5247
如果不交的后果会导致包括离婚夫妻之间雇佣黑社会争夺小孩对方互相揣测动摇感情基础那就交吧
阅读:5247
就一个事实,出轨的成本降低了。金钱及社会压力、道德束缚,都属于成本的维度。现在出轨和离婚大家都习以为常,不再像原来那样为了不被千夫所指在死撑,也不会为了孩子在死撑,更不会为了经济在死撑。以前,婚姻多数是为了繁衍后代,现在的婚姻已经不是多数为了繁衍后代,更多的是资源整合或一个交代。...
展开
阅读:5247
忽悠!糊弄!蒙骗他们!女生婚后的家务问题,男生在婚后的工资处理都是夫妻之间的敏感问题。只能让两个人自己解决。这种对这种问题穷追不舍的父母,准没啥大局观!无论他们是出于关心还是出于对子女的偏袒。记住一点,这种问题千万不要让他们过份参与。更甭在婚后和他们住一起,要么轻则婆媳不和、夫妻...
展开
阅读:5247
你是不是想请中间人来提亲?那你直接跟他讲就好了啊,如果不是,只是想两家多来往也跟他直说就可以了,请他父母邀请你妈妈去玩,然后你妈回请,再商量节假日大家一起出游,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如果你男朋友的父母真的是不管你们小辈的事,那你真是烧高香了,
展开
阅读:5247
那就分呗。万一他真是骗子卷款跑了呢。就算他不是骗子,等你把债务背下来他再对你不好,你是分还是不分?
阅读:5247
念夫妻情分呢,离婚,从此大家是路人,再无瓜葛。不讲情分呢,报警,把陆哥弄进去(以贩养吸),把你老公弄去戒毒,离婚,从此大家是路人,再无瓜葛。就这样,没第三条路。别想什么可以挽救、改造,这是科幻情节,现实里没有,谢谢。一个赌,一个毒,只要沾上,上这辈子就毁了,不要相信任何可以改过可...
展开
阅读:5247
婚姻好的夫妻中,都一致认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维护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很尽力去维护婚姻,就像一个在建造的房子,只有一半的地基是牢固的,那么,一个好的婚姻该怎么去经营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干货:第一:双方从来不会把意见强加给对方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