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双相障碍-综述》提到,父母无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为0-2%,而父母患双相障碍的孩子患病风险4%-15%。生理原因某些躯体疾病可能会引发躁郁症,并使加重病情。另外,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也可能导致躁郁症。当罹患躁郁症时,我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跟抑郁症一样,我们并不需要安慰和嘲讽。我们更需要的是理解。“明明和朋友约好了,夜幕降临,我突然泪流满脸,不想出门面对”“我很生气,我就是觉得走过的人每一个都用仇视的眼神望着我!”“在地铁上熙熙攘攘,有一个人踩了一下我的脚,理性告诉我他应该是不小心的,但是那瞬间我有一股强大的愤怒和怨恨,我很想打他!”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你了解真正的躁郁症吗?
因此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在接诊抑郁症患者时,患者也要在医生的询问下提供相关信息。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何红波主任提醒,一般起病年龄小的“抑郁”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好等特征,有家族史、有自伤行为,就可列入双相障碍的高危人群,在用药选择和剂量控制上均要更为谨慎。“难治型抑郁也要第一时间考虑双相障碍的可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情绪稳定剂会让患者思维速度降下来,这会让享受自己因躁狂“变聪明”的患者很痛苦,这也令双相障碍的治疗依从性不高。何红波主任建议,要让病人了解疾病,规范治疗,同时家庭支持也非常必要。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实习生李莉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焦虑症状的新干预
与之前分别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相比,他们发现了治疗焦虑和双相障碍的好处。在AIBD中学到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克服基于焦虑的社会隔离和功能限制。增加应对双相障碍的信心。
躁狂时让生命崩裂,低沉时让抑郁成诗
一般一部分患者在处于抑郁状态时,会有一定的自知力,会主动就医,但处在躁狂状态时,虽然意识到自己有异常,但不会认为这是疾病,直到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产生大额借贷关系等,被家人有所觉察后送来就医。患了双相障碍之后的路双相障碍是一种难以完全疗愈的精神疾病,经药物治疗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一年内复发率也较高。双相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与抑郁交替进行的状态,对于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头疼的事情,他们起伏的状态、“不可理喻”,会消耗掉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但对于病人来说,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宽容是缓解病情的重要因素。来自亲人的社会支持以及包容、陪伴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后环境,是预测患者之后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
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自救手册
虽然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双相精神障碍的确切的起因,研究者们还是有所成效的:1、基因因素双相精神障碍可能在家庭中遗传,这至少表明双相精神障碍的出现至少跟基因有那么一点点关联。大约有一半的双相患者的家庭成员有精神上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如果父母一方有人患有双相,孩子有10-15%的可能性甚至更高患上双相。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双相,那么孩子患上的几率便提升为30-40%。研究显示,双胞胎中的一人被检查出患有双相,那么另一位孩子被检查出双相的可能性在40-70%之间。作为研究对象的双胞胎帮助研究者了解了更多的引起双相的基因因素。
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需要家属配合治疗由于双相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双相障碍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避之不及的躁郁症:令歌王伍思凯儿子坐在情绪的“跷跷板””上
双相障碍是不够的。最后,希望大家知道,躁郁症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精神疾病,希望社会对它们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躁郁症,一瞬间的天堂地狱
双相矛盾,或许比单相更折磨人。诚如中国最伟大音乐人之一窦唯所言:地狱天堂皆在人间。转发,帮助身边的躁郁者,走进他们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慎用抗抑郁药,精神科医生治愈躁郁症的一般步骤
如果你是双相障碍的康复者,我替你发表在这里,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