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躁郁症是怎么回事?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疾病
抑郁症和躁郁症大家在平时生活里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远离这两种疾病,最关键的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和社交活动,这样能够让自己心胸开阔,可以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躁郁症
《奇葩大会》上,嘉宾刘可乐分享自己的经历,她把躁郁症称为“把你从万丈深渊突然一下拉到高空,然后太阳火辣辣地打在你的脸上,就好像冰窖突然带了火炉,它其实是一种比抑郁症更糟糕的病”。身边有躁郁症患者时,我们如何帮助TA?最重要的是陪伴他,帮助他积极治疗。我们可以对照上述的表现进行判断,在两周之内,是否持续抑郁和躁狂发作。如果他高度怀疑罹患躁郁症,请尽快去三甲医院筛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确诊后,在生活作息上尽量规律,在饮食上尽量清淡,避免食用大补食品。请遵从医嘱,家人配合治疗。以恢
躁郁症患者想自杀怎么办?
这可帮助家人更好去面对与躁郁症患者生活可能会碰到的困难。躁郁症状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有时变好、有时变坏,这都很常见。稳定与进步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不要设下太高标准的期待;你需要陪着患者一步步往前进。支持患者参与治疗。当患者出现躁期、郁期症状时,鼓励患者就医。鼓励家中成员都成为治疗团队的一份子。让全家人都知道治疗是怎么进行的。在治疗之外,也鼓励患者多参与家庭活动。留意患者服药状况与症状变化鼓励患者规则用药,可以有效减低躁郁复发机会!很多患者往往会因为怀念躁期的舒适感而想停药,断断续续的用药,反而会降低
避之不及的躁郁症:令歌王伍思凯儿子坐在情绪的“跷跷板””上
最后,希望大家知道,躁郁症其实是一种严重的、需要被治疗的精神疾病,希望社会对它们抱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躁郁症,一瞬间的天堂地狱
而这和近年抑郁症走入公共视野,近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好像患上了「抑郁症」——其实只是因为对抑郁症不清楚的认识造成的,而躁郁症患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躁狂时,患者往往兴奋,精力充沛,70个小时不睡觉,整夜狂躁的哭泣。而抑郁时,无时不刻不想着死亡,离开这个世界。这就会导致不了解躁郁症人的误解:你明明可以开心的,你明明就是装抑郁,无病呻吟罢!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比抑郁症患者活的轻松。他们曾快乐的活着,也曾在药罐子的浸泡中想要离开世界。双相矛盾,诚如中国最伟大音乐人之一窦唯所言:地狱天堂皆在人间。转发,帮助身边的躁郁者,走进他们的生活。
『受伤的医者』17 生者当如斯——凯•杰米森心理师与理查德•怀耶特医师的世纪恋情
他们在一起的最后几年,怀耶特缠绵病榻,杰米森打点一切,忙前忙后,似乎连躁郁症都被挤在一旁。病情好转时,他们一起感受喜悦,但是随着怀耶特症状的复发与恶化,他们也不时面对病痛的折磨及大限将临的恐惧与绝望。既奇异又可贵的是,现实世界里这么沉重的打击,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起伏,却似乎没有导致杰米森躁郁症的发作。他们几乎到了最后一刻,都还没有完全放弃奇迹出现的可能,但是也对怀耶特的身后事早有准备。怀耶特的预立遗嘱简单明确;他们最后的别离,也就免除了许多无谓的迟疑与挣扎。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切都已不再》的后半部生动描述杰米森在怀耶特过世后如何渡过她的哀悼期,如何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她最强调的是,哀悼无论如何的痛苦,与忧郁症的症状是全然有别的。丧亲的哀痛既深且巨,但并非无边无际。
《一念无明》正视躁郁症,不要成为躁郁症的帮凶!
3反应迟钝邋遢躁郁症患者反应比一般人要迟钝一些,木讷,肢体动作比较少,给人邋遢懒散的印象,其实并不是懒,这就是躁郁症的表现。4过度兴奋前面三点主要是躁郁病人在郁期的现象,而躁期就不一样了,患者会表现得兴奋过度,情绪高涨,一刻也不能停,话语特别多,看上去心情特别好。5脾气暴躁躁郁症在躁期会表现出
躁郁症:从沉重的抑郁到疯狂的欣快
但并不是说情绪起伏不定就是躁郁症的表现。”让-皮埃尔·卡恩教授指出,“必须判断情绪变化对于生活中的变化来说是否极端。”“对一项步入正轨的新计划感到热情高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连续几天日夜不眠地处于一种欣快的状态就不正常。所以医生一定要花一些时间与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身边的人进行交流,这对病情诊断非常重要,特别是躁郁症还是一种家族遗传病,它的基因构成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识别。对于那些有抑郁症表现的患者,即使他们没有出现躁狂期的表现,也要询问一下患者亲属中是否有人患有躁郁症。”提埃里·布日罗尔教授说。早期诊断对治疗躁郁
没想到,我对躁郁症有那么多误解
图/《一念无名》剧照在国内对躁郁症还停留在认知状态的时候,BBC纪录片《躁郁人生》已在引人思考一个问题:躁郁症会不会让人生更幸福?英国喜剧演员史蒂芬·弗莱在片中凭借自身躁郁症的经历与许多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或者家庭进行交谈。弗雷多次地抛给对谈者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下它,躁郁症的所有方面都会消失,并且不会抹杀这些年的快乐,你会按下它吗?”大多数人因病受尽苦难,仍然不愿改变这种状态。躁郁
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别忘记这5个方法,摆脱抑郁很简单
之前听人说起“躁郁症”这一疾病,她说:“其实躁郁症就是社会贴在你身上的标签,而如果你接受了这个标签,就说明你已经忽略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强大力量。”如果我们一味接受社会给你的标签,接受那么多条条框框,那么我们会活得很累。对于抑郁症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执着于抑郁症本身,而不跳脱出来听听自己内心的感受,重新定位自我看法,或许我们永远也帮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