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差生变学霸,竟因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可能发生在双相障碍的各个疾病期,患者处于抑郁或混合时有较高的自杀风险,躁狂时要低一些。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一种广义的混合状态下,即自卑、无望、过度自责、易激惹等,会导致较高的自残风险。需要家属配合治疗由于双相障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所以需要强调长期治疗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药物、物理治疗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
跳楼都因抑郁症?要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警惕这些自杀信号
如果察觉到这些情况,要马上将患者送到专科医院接受强制治疗。抑郁症患者会不会出现幻觉伤人?抑郁症患者很少出现伤人的情况。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疾病,抑郁症再严重也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这两种病井水不犯河水。但很多精神分裂的患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也满足抑郁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确实可能出现幻听、妄想。但这种幻听一般都是和“自责”有关,因为严重抑郁的患者有时会有自责的想法,他可能觉得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才会得病,我有罪,生病是对我的惩罚,我要是不死可能会对我的家人进行惩罚。”他们的幻觉和妄想基本上都和“自责”“自罪”有关,但随着患者情绪的好转和改善,这些症状也会彻底消失。抑郁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人的感觉或评判。
抗争抑郁症
听完了,我还要给他们传递抑郁症的知识,告诉他怎么回事,每一种治疗方式的获益和风险。抑郁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不了解,就很难坚持治疗。这些都特别耗时间,像我这种级别的专家,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这样。但病人太多,都这么看病看不过来。病人在诊室外等待时都着急,轮到自己都想和医生多聊,参加李奇聚餐的一个年轻病友,此前在五星级饭店做厨师,医院就诊,挂遍了院长、副院长、主任医师和特需门诊的号。他说自己的求治欲望特别强烈,只要心情不好就挂号找医生聊,“比如我晚上少睡了一个小时,我都要琢磨为什么并找医生聊聊,那的医生都认识我”。王刚认为,医生首先要理解和同情患者。
2/3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教授:不仅要治身还要治心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治疗模式都是以疾病为中心,大医院强调过细、过专的分科,部分医生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解决躯体疾病,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结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极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误诊、漏诊。”“我们强调‘心身同治’疗法,不仅给予患者躯体药物治疗,治疗。”“心身同治其实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健康科普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予中医养生保健操、太极拳、八段锦以及食疗药膳的指导。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必要时配合
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救感悟|渡过
总体而言,“抑郁前兆身体表征”与正常的身体病症主要区别有二:前者查不出原因,且长时间治不好,后者能找到原因能治愈;前者一定伴生着个人思想情志无法排解情况,后者没有思想情志干扰。所以,当“抑郁前兆身体表症”伴随个人思想情志无法排解时,就要及早警醒。一旦调整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就必须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好得越快。我的病是被耽误了的,但治疗后恢复得很快。其中,方法很重要。第三,一定要进行正规药物治疗。当时我病得很重,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听医生的,一开始就采用药物治疗。我对药物敏感,很快用药就见效了。有也有患者服药两到三个星期没有效果,只好考虑换药。这没有办法,因为因为现代医学还不能准确分析出对症的抑郁症用药,只好象小白鼠一样用自己的身体去试验对自己合适的药。当然经
学霸、高管更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情绪稳定剂会让患者思维速度降下来,这会让享受自己因躁狂“变聪明”的患者很痛苦,治疗依从性不高。何红波主任建议,要让病人了解疾病,规范治疗,同时家庭支持也非常必要。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实习生李莉
第三届心理咨询与心身同治国际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美心身同治干预技术师资班
······在这里,你将听到:*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专项议题*中西方婚姻焦虑抑郁的比较*焦虑抑郁症状下,精神分析在心身同治中的应用*焦虑抑郁症状下,认知行为在心身同治中的应用*抑郁、焦虑中的移情、反移情和阻抗*系统式思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美专家联合案例督导
重度焦虑症、抑郁患者的救赎:我用四年的努力,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这时候已经到了2015年,里面就是写到焦虑抑郁的患者不要轻易停药,一定要好好吃药,要相信医生。于是我开始反思我的行为,两年里病情起起伏伏,与我的不当治疗措施可能有关。我开始重新调整治疗措施,重新去了医院,挂了号,我决定相信医生,认真听医生说的一些道理,跟医生探讨我的问题,从中我学到了接受和顺气自然的方式,慢慢的我开始停止挣扎,我开始按疗程服药,我开始坚持锻炼。这一年我渐渐地看到光明,这也增加了我走出了的信心,我坚持着,努力着,病情在好转,最后在医生的引导下慢慢减药。年底完全停药,自此也远离了医院。如今过去了一年半,我生活的非常的好,而且也比以前更加的阳光、健康,更勤奋努力,我珍惜这美好的生活的。
第三届心理咨询与心身同治国际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美心身同治干预技术师资班
······在这里,你将听到:*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专项议题*中西方婚姻焦虑抑郁的比较*焦虑抑郁症状下,精神分析在心身同治中的应用*焦虑抑郁症状下,认知行为在心身同治中的应用*抑郁、焦虑中的移情、反移情和阻抗*系统式思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中美专家联合案例督导
小象广播|产妇杀女: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抑郁症才是
产后抑郁并不可怕,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避免母死子亡的悲剧。小象说不少产妇妈妈都注重在身体上的保养,却忽视了精神上也会出现疾病,觉得“只是心情不好,没有什么大不了”或者错误的觉得得了“抑郁症”是一件丢人的事情,选择回避而不是积极地治疗,后果一旦酿成,就会给产妇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精神伤害。孕期抑郁是病,一定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