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不上课的教室,能为学生们改变什么
濂江中学虽然是城区的初中学校,但学生属于“留守”的情况仍占到绝大多数,他们大多住校,甚至周末也不回家。“城郊、乡下很多家长在外打工,知道赚钱不易,都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孩子转到城区学校读书。”谢玲介绍,“有的孩子回到家就自己一个人,所以他们更情愿留在学校。”她补充。不过谢玲强调,学校并没有将一个群体标签化,教育教学中不会出现“留守儿童”的说法,但是老师会在他们身上花更多心思。谢玲2014年开始接触,这些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男生情绪管理能力很弱,通常用暴力解决问题;女生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都憋在心里,不知道跟谁说;孩子又处于青春期,很看重与家长、老师、伙伴的关系,会产生很多困惑”她说。
拿什么去拯救一个脑瘫家庭?
在实地调研结束后2个月内,我们仍将远程追踪干预效果、收集反馈数据,一线特教老师也将定期反馈脑瘫儿童使用AR康复干预后的后续效果;也将远程指导我们进行本地脑瘫案例的对比分析。视频加载中...让脑瘫儿童“有尊严且有品质地活着”,不只是一句口号,还是一种承诺!一种努力!
父母离婚,孩子也可以过得很幸福!开什么玩笑?
然后也有学家调查:75%-80%来自离异或再婚家庭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的问题。这两个研究结果出来后,很多父母懵了,到底有没有影响呀?最后,家Rubenstein,C.的结论大概可以说明一切:他们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发现,父母离婚后,孩子是否有性格孤僻和行为问题,根本原因不在于父母是否离婚,而是孩子从父母身上是否得到足够的爱。那些坏孩子在长大后,常常回忆小时候父母对他们是冷漠的、缺乏关爱的,甚至是在打骂中成长过来的。这个结论很好的解释了那些即使经历了父母离婚也情商满满、快乐充盈的孩子。
推文:5本新完结现代重生文,穿成班花的日子~
如需资源可私信我1、《重生反派女boss》,她横扫一切疑难杂症。她包揽各大奖项。看病按秒算钱。她是世界公认的无冕之王。她重生了,站在18岁的岔路口,励志成为反派BOSS,赚钱治病收兵哥哥……兵哥哥:老婆你要收谁?ps:最强(黑)反派女boss重生虐渣之旅2、《重回高中》,当大学同学纷纷都走上工作岗位,路小埋却因为挂科重修延期毕业。她花了六年时间才拿到这所三流学校毕业证,转头却恨不得把它丢进垃圾桶。当人生只剩下卢瑟两个字时,她却一觉睡回九年前,成为一名刚升上高中的萌妹子。
积极创新,用幸福唤起善念和希望——大桥司法所开展积极心理学系列讲座
大桥司法所开展的《积极》系列讲座,提供了新方法,而且注重了社区服刑人员发展权的保障,在区司法局和大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大桥司法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新思路、新方法,有效降低二次犯罪率,使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为大桥地区的安全平稳尽一份力。
人过30,你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对待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发自内心充满尊重感,对于,也都应该真诚地怀有庄重感。如果用“原生家庭”来解释所有的个体,这不但是我们的懒惰,更是我们的无知。大学专业,有一门基础学科叫作“社会”,它主要讲的是,人是如何在社会影响下成长发展的。这社会因素包含了家庭、学校、社会舆论、职场环境等等。一个人在30岁之前,由于社会经验不多,我们能理解原生家庭的土壤对于Ta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可是,当你过了30岁,恋爱谈了好几场了、工作换了好几份了、爆炸性的网络信息带给你纷繁的价值观了……你还把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挫折通通都怨爹怨妈,那么我想,原生家庭带给你最大的问题是:太懒了!
为孩子想得多想得远就能教好他们吗|梁文道谈《教养的迷思》
),她认为每一个人的人格并不完全由家庭的教养所决定。也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先天的,是一个遗传决定的东西,但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这个例子非常有名,我相信在电视机前的各位可能都听过:伊朗有这么一对连体婴,叫做拉莲和拉丹。这两位死的时候是29岁,她们有名的地方在哪里?是她们连体了29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起。而且她们是同卵双胞胎,也就是说她们的基因几乎一样,也在同样的父母照顾下长大,然后呢,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上同样的学校。因为她们是连体婴,绑在一起根本分不开,对不对?你无论从先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后天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性格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到了最后,这两个人的其实性格非常不同。不同到什么地步?
“认识躁郁症”系列之二:-“大概还需要很长时间,我才能慢慢好起来”
从初中就开始住校,在全封闭的学校里,校园霸凌真实地存在着。那时我也碰到了和一两个室友处不好关系的问题,当时就曾有过自杀的念头。但家长根本不知道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们忙着上班,打工,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们究竟在经历什么。问的最多的就是成绩怎么样,读书好不好,其它的,他们没有兴趣去听。高中,继续读寄宿制学校。在我们那个小镇,高考对人很重要,所以到了高三这一年,很多家长会回来,专门陪读,但父母觉得我成绩很好,住校并不影响成绩,所以我仍然住校。可那时我的情绪状态一直不太健康,每天晚上我都是哭着上床睡觉的,学校我也去过好多次。但父母并不了解这些,成绩掩盖了所有的问题,他们认为既然你的成绩仍能名列前茅,那么你就不会有其它问题。
春节本欢喜,怕蛇怎过年? - 壹心理
怪不得新闻中提到有人感到去哪哪有蛇,因为越是害怕,大脑越会优先加工它们。其实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让人们惊叫和战栗的东西,即便你不是那么怕蛇,想必让你有点肝颤儿的事情也是有的,比如演讲、唱歌,和异性约会,向老板争取年终奖什么的。有什么法子帮人们面对种种担心、害怕,甚至恐惧呢?现在正畅销的《正能量》一书强调行为不仅仅是想法的结果,行为会反过来大大地影响人的想法,称之为“表现”原理。怕蛇的人,最初因为怕蛇的想法,做出怕蛇的举动,比如回避一切和蛇有关的图片,其实他正是在通过这些行为不断强化着怕蛇的念头。久之,虽然没有真的被蛇欺负过,也会成为一个极度怕蛇的人。所以,面对害怕的事情,一个良方是从改变行为入手,大脑说:“你在害怕!”你可以说:“是的,但没关系!”你可以带着害怕的想法去反向行动。蛇年就要来了,倘若你怕蛇怕得厉害,何不去买个带蛇的贺卡或新年挂历回来?